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压实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主体责任、创设支持工具等,旨在提升相关机构融资能力和投资能力,形成内在稳定平衡机制。

  上证报记者史丽摄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张琼斯 范子萌)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围绕“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主题,深入探讨了资本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邹澜强调,资本市场不仅是信心的风向标,更是金融资源配置的关键渠道,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为了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相关部门已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邹澜指出,其中一项关键内容是压实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主体责任,并充分发挥证券、基金等行业机构在维护市场稳定中的主力军作用。他透露,考虑到现行监管规定不允许企业贷款购买股票,且相关证券机构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已创设了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工具,旨在提升相关机构的融资能力和投资能力,为这些机构持续落实新的管理要求创造条件、提供激励。

  邹澜进一步解释,这两项工具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上市公司和行业机构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决策购买股票的时机和规模,这有助于充分发挥市场选择功能,校正资本市场的超调现象。自去年9月以来,资本市场的信心显著增强,交易量和市场指数均大幅攀升。这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了更充裕的时间来熟悉新工具,并做好相关准备,以便在需要时能够灵活使用。

  据邹澜介绍,截至2024年末,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互换便利累计操作已超过1000亿元。同时,金融机构已与超过700家上市公司或主要股东签订了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同,金额超过300亿元。此外,2024年全年市场披露的回购增持计划上限接近3000亿元。这些数据显示出资本市场在稳定发展中的积极态势。

  邹澜还提到,在股票市值被明显低估时,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和证券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将有足够的意愿运用两项工具提供的低成本增量资金进行股票回购或增持。这将形成内在的稳定平衡机制,有效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遏制市场负向循环。他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前期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工具设计和制度安排,不断提升工具使用的便利性,确保相关企业和机构能够根据需要随时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增加投资。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