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证券发布可控核聚变行业专题报告
AI导读:
中邮证券发布可控核聚变行业专题报告,深入分析了核聚变能作为理想终极能源的优势、技术攻克现状、全球投资趋势及商业化进程。报告还关注了ITER项目进展及中国在该领域的投资增长,以及上市公司在产业链中的参与情况。
财中社1月14日电中邮证券近期发布了一份关于可控核聚变行业的专题报告,深入探讨了该领域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核聚变能作为一种理想的终极能源,以其燃料丰富、清洁环保、安全性高及能量密度大等优点备受瞩目。可控核聚变旨在实现安全、持续、平稳的能量输出,但目前仍处于技术攻克阶段。主要的约束方式包括惯性约束和磁约束,其中磁约束中的托卡马克装置在全球聚变装置中占据主流地位,占比约50%。近年来,中国在该领域开始发力,积极参与全球聚变研究。
从全球范围来看,聚变项目的资金来源以公共资金为主,但民间资金的增长速度较快。截至2024年,全球聚变装置大部分仍处于实验设计阶段,合计有139台,占88%;而聚变电站合计有20台,占12%。历史上,美国是对聚变能源投资最多的国家,但近年来除美国外,更多国家开始加大对聚变能源公司的股权投资力度,其中中国的投资增长尤为显著。
ITER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合作项目,采用托卡马克技术路线,但面临投资成本超预期、项目进度延后等问题。该项目由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七方共同参与建造,欧盟作为主办方贡献约45%的费用。然而,由于新冠疫情导致的供应链延迟和部分关键机器部件需要维修,ITER项目的进度已经推迟。根据新路线图,氘-氚聚变实验阶段预计从2039年开始,较原计划推迟4年。
随着高温超导材料的突破性应用和AI技术在等离子体控制领域的深度融合,商业化核聚变公司开始加速兴起。这些公司致力于降低聚变装置的制造成本和建设周期,提高聚变发电的效率和可靠性。根据FIA资料显示,过去五年中大量初创商业化公司成立,累计投资金额约65亿美元。其中约70%的商业化聚变公司表示预计在2035年之前完成第一台商业化的示范堆聚变发电并网。中国对于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投入也在加速增长,目前国内商业化可控核聚变公司主要包括聚变能源、新奥能源、能量奇点、星环聚能等。
在上市公司层面,多家企业以某一环节产品设备供应或技术储备的方式参与可控核聚变产业链。随着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进程加速,相关环节配套卡位公司备受关注。建议关注联创光电、永鼎股份、安泰科技、海陆重工、爱科赛博、精达股份等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具有潜力的上市公司。
(文章来源:财中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