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慧科技炒菜机器人:解放双手,赋能千行百业
AI导读:
科慧科技研发的炒菜机器人能够自动烹饪八大菜系中的100多种菜品,味道堪比专业厨师。该机器人操作简便、干净无污染,适用于学校、医院等场所,还能解放家庭主妇和厨师的双手。同时,科慧科技还在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努力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生活中,炒菜常让人联想到呛人的油烟和忙碌的烹饪身影。然而,随着智能炒菜机器人的出现,厨房中的烟雾与忙碌正逐渐远去。郑州科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慧科技)研发的炒菜机器人,凭借先进的技术,能够自动烹饪八大菜系中的100多种菜品,其味道堪比专业厨师,且操作过程干净无污染。
近日,记者探访了位于郑州高新区的科慧科技,亲身体验了这款“河南造”炒菜机器人烹饪的全过程,并了解了它如何解放家庭主妇和厨师的双手。
“河南造”炒菜机器人厨艺精湛
轻松驾驭八大菜系百种菜品
随着图像识别、机器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扫地机器人、炒菜机器人、智能音箱、智能驾驶等人工智能产品日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科慧科技研发的炒菜机器人,凭借强大的功能,能够轻松烹饪中国八大菜系中的100多种菜品,无论是干煸、红烧,还是爆炒、炖煮,它都能轻松应对,甚至连重庆毛血旺、安徽臭鳜鱼等特色菜品也不在话下。
科慧科技董事长陈志宏介绍,炒菜机器人的操作非常简便,只需将切好的蔬菜放入柜体,机器人便能自动投放调料、翻炒菜品。从食材投放到菜品出锅,整个过程都在精准的程序控制之下,短短几分钟内,便能炒出一份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那么,炒菜机器人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火候又如何把握呢?以传统名菜葱爆羊肉为例,工作人员将羊肉、大葱、洋葱以及姜丝、大蒜等食材和配料准备好后,放入柜子中,炒菜机器人会根据预设的程序,自动投放食材、调料,并控制炒菜的时间和火候,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
目前,科慧科技的炒菜机器人分为大份炒菜机器人和单份炒菜机器人两种。大份炒菜机器人适用于学校、医院、机关单位等场所,满足大规模就餐需求;而小份炒菜机器人则更适合家庭使用,让家庭主妇和厨师从繁琐的烹饪工作中解放出来。
陈志宏表示,炒菜机器人的菜品会定期更新,不仅减轻了厨师的负担,降低了人力成本,还显著提升了餐厅的运营效率。炒菜机器人的出现,将对餐饮行业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炒菜机器人在炒菜过程中产生的油烟会自动分解,既保持了厨房的清洁卫生,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产品线丰富,拥有百余项自主知识产权
陈志宏透露,与前几年相比,炒菜机器人在产品成熟度上有了显著提升。早期的产品需要用户在旁边操作加食材和调料,而现在则配备了投料盒,实现了自动投料。经过不断训练和优化,炒菜机器人的厨艺日益精进,所能烹饪的菜品也越来越多。
科慧科技自1996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生产,荣获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多项荣誉。公司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机器人核心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焊接机器人、清洗机器人、防爆灌装机器人以及炒菜机器人等系列产品,目前已拥有15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
在市场拓展方面,科慧科技的产品远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陈志宏认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河南机器人产业应打破同质化竞争,开拓新赛道,形成新质生产力。科慧科技将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机遇,围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关键工艺,努力开拓市场,扩大企业规模,持续提升企业能力,提供优质服务,发挥“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的特点,为全省工业智能化改造贡献力量。
赋能千行百业,推进“机器人+”应用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的信息显示,202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54.1万台,中国市场占比高达51%,已连续三年超过全球市场的一半。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密度从2013年的25台/万人升至2023年的470台/万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3倍。截至2023年末,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达到175.5万台,占全球总量的41%。
对于未来发展,陈志宏表示,科慧科技将从炒菜机器人入手,逐步打造智能厨房生态系统,让更多人从厨房中解放出来。同时,公司将不断拓展应用场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陈志宏建议,河南省应抓住智能化升级的机遇,充分发挥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的作用,支持省内机器人企业与河南省重点产业链骨干企业加强对接合作,高水平推进“机器人+”应用,推动千行百业智能转型升级。同时,政府应加大产业投资基金的支持力度,以股权投资方式破解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的融资难题,推动企业进入规模化发展的良性轨道。
此外,陈志宏还建议加强机器人产业基础建设,包括研发平台、测试平台、服务平台等建设,支持成立河南省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研究院,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在人才培养方面,他建议加大对机器人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