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展望:复杂多变中寻求转机
AI导读:
2024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复杂多变,价格走势分化。2025年,在多重不确定性因素下,大宗商品市场能否探底回升?业内专家对此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全球经济和大宗市场将略好于2024年。
编者按:
2024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呈现出一种复杂多变的态势,各类商品价格走势的分化不仅揭示了供需关系的微妙博弈,更是多重经济因素交织影响的结果。这一年,从能源到金属,各类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都显得尤为剧烈。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主要经济体的降息策略、全球能源转型的推进以及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都为大宗商品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参与者普遍关心,2025年大宗商品市场能否迎来探底回升的转机?
回顾2024年,大宗商品市场的复杂多变尤为显著。国内大宗商品市场普遍承压,价格出现下滑;而国外大宗商品市场则经历了先扬后抑再震荡的波动过程。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了2.2%,降幅较上年有所收窄。从月度数据来看,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全年同比增速均处于负值区间,仅在5月和6月出现短暂回正。
与此同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BPI)也呈现出类似的波动趋势。该指数从2024年1月的112.1点开始逐渐上升,至5月达到年内高点118.9点,随后又回落至9月的年内低点110.1点。尽管四季度出现小幅回升,但最终还是以111.2点收盘。
对于2025年的大宗商品市场走势,业内专家普遍持谨慎乐观态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流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旭表示,尽管全球经济形势和经贸政策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但随着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加快落地,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正在增多,国内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预计国内经济将继续维持相对平稳增长,同时全球范围内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将更加宽松,对大宗商品市场形成一定支撑。
然而,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则持更为谨慎的观点。他认为,受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放缓及全球需求趋弱的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预计将在2025年整体回落。特别是特朗普上台后可能采取的能源政策,将对原油供给端造成压力,进而影响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走势。
混沌天成研究院院长李学智也对2025年的大宗商品市场进行了展望。他认为,受多方面因素带动,全球大宗商品总需求有望探底回升。其中包括我国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加力显效、中美货币政策的共振宽松、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增量需求以及全球绿色交通及能源转型的快速发展等。
此外,李学智还指出,当前美国债务规模进一步上行,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有色金属和天然橡胶等商品的供给端缺乏弹性,而需求端则受到能源转型、绿色交通和人工智能等需求的支撑,因此这些商品的价格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从具体品类来看,2024年大宗商品市场中,除有色金属逆势上涨外,其他主要品类的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燃料、动力类全年同比下降4.1%,化工原料类全年同比下降3.6%,农副产品类全年同比下降4.2%。
对于大宗能源产品的市场走势,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能源行业专委会主任史建勋表示,从国际市场看,2024年大宗能源产品基本呈现震荡行情。就国内市场而言,大宗能源价格主要受周期性正常波动影响,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同时,他也指出欧美大宗商品定价中心的有效性在逐渐下降,我国建设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心的可能性在进一步加大。
对于农产品价格走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冰川认为,2024年全球农产品供需形势偏于宽松,因此价格长期处于下行通道。但展望2025年,随着全球经济的有限复苏和我国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农产品价格有望获得基本面和技术面的支撑,并存在一定的价格反弹空间。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