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黄仁勋:人形机器人技术即将迎来重大突破
AI导读: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采访中分享了英伟达在物理AI领域的最新突破,指出人形机器人技术即将迎来ChatGPT时刻般的突破,有望成为世界最大技术产业。同时,特斯拉CEO马斯克也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预计2025年生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最新的采访中释放了重大信号。他分享了英伟达在物理AI领域的最新突破,指出随着Transformer模型、大型语言模型以及基础模型方面的突破,通用人形机器人必要的技术已“近在眼前”。黄仁勋强调,未来AI的应用科学将变得尤为重要。
在日前举办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 2025)上,黄仁勋进一步指出,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和通用机器人技术,即将迎来ChatGPT时刻般的突破,并有望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技术产业。这一观点引发了业界对人形机器人未来的广泛讨论和期待。
黄仁勋在采访中详细介绍了英伟达在物理AI领域的贡献。他表示,英伟达推出的Cosmos和Omniverse平台能够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真实世界,大大缩短了机器学习的时间。通过这一平台,英伟达能够在全景宇宙(omniverse)中创建多个不同的多元宇宙(multiverse),让机器人并行学习,从而极大提高了机器人的训练效率和可行性。
此外,黄仁勋还强调了英伟达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深耕细作。他表示,英伟达已经为自动驾驶汽车行业提供服务多年,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个约50亿美元规模的业务。英伟达通过三个计算机系统为自动驾驶汽车行业提供服务:一个用于训练AI,一个用于模拟AI(称为全景宇宙),还有一个用于将AI装入汽车中。
黄仁勋认为,人工智能的应用科学将在未来十年变得尤为重要。新一代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将AI技术应用到各个行业和领域中,以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价值。他表示,英伟达正在将人工智能与物理科学相结合,彻底革新科学计算的方式,并将这一技术应用于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等领域。
与此同时,全球首富、特斯拉CEO马斯克也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马斯克表示,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生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并在特斯拉工厂内进行测试。如果一切顺利,2026年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产量将增加10倍。
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预测,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0.17亿美元,到2030年将达到151亿美元,复合增长率将超过56%。华安证券认为,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进入量产元年,其中特斯拉optimus有望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国内外多家机器人领先企业已经先后开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
然而,国海证券也指出,虽然人形机器人行业在经历了技术积累和政策刺激后,复合影响因素的传导效应开始显现,但机器人概念在经历了短期暴力反弹后,部分个股已经弹升至前高附近,后续或面临着在短线获利盘与前期套牢盘双重的考验。
(图片及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