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电网发布特高压输电工程进展,金沙江上游至湖北特高压直流工程预计6月竣工。2024年电网建设投资超6000亿元,特高压项目建设提速,产业链上市公司受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成重点,新型储能作用凸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1月13日,国家电网发布消息称,新疆准东至安徽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累计输送电量超过3000亿千瓦时。同时,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金沙江上游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已进入全面架线阶段,预计将于今年6月竣工。这一消息标志着我国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近年来,为支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国家电网公司透露,2024年电网建设投资总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业内人士指出,特高压项目建设将显著提速,为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带来巨大商机。

随着大型风光基地建设加速,跨地域电力输送需求不断增加,新能源消纳问题日益凸显。为此,特高压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已成为国家电网投资的重点方向。新疆准东至安徽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作为“疆电外送”的战略性项目,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设,其中新疆昌吉换流站配套接入的新能源电源超过770万千瓦,对推动能源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高压工程投资规模大、产业附加值高、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换流阀、变压器、电容器、传输线路、输配电设备等。中国西电作为特高压设备综合供应商,2024年助力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等项目顺利投运,同时国际业务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派瑞股份作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重要设备换流阀用核心器件的主要供应商,积极参与相关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投标工作,并关注特高压出海业务。业内人士预计,在能源转型加快推进的背景下,2025年有望迎来新一轮特高压项目核准高峰。

国家电网公司表示,2024年电网建设投资主要用于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建设、加强县域电网与大电网联系、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等方面,以促进西部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电力送出,提升电网防灾抗灾能力,保障电力供应,改善服务民生。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建设并网工作的稳步推进,为服务好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支撑和促进大型电源基地集约化开发、远距离外送,特高压及配套电网建设有望持续加速。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新型电力系统则是其中的关键载体。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配电网由单纯接收、分配电能逐步转变为源网荷储融合互动的电力网络,在促进分布式电源就近消纳、承载新型负荷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南方电网透露,2024年至2027年大规模电网设备更新投资规模将达到1953亿元。在此背景下,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有望持续受益。金智科技、万胜智能、许继电气等公司近期纷纷中标南方电网相关项目,中标金额巨大,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随着清洁能源的加快发展,新型储能的作用也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新型储能发展,顶层设计持续健全,创新示范应用不断加强。在甘肃省酒泉、敦煌、武威等地,当地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建设“光热储能+”电站,推动新型储能项目建设。

当前,我国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加快构建,2024年累计建成新型储能超过6000万千瓦,技术创新不断涌现。预计到2035年,全国西电东送能力将超过5亿千瓦,可以支撑清洁能源装机约6亿千瓦,清洁能源电量占比有望超过六成,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