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密集释放“稳汇率”信号
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宣布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明确人民币汇率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业内人士表示,短期波动不改人民币汇率中长期稳定趋势,监管层稳汇市工具箱充足。
近期,“稳汇率”信号密集释放,彰显出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对于外汇市场稳定的坚定决心。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宣布,上调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至1.75,此举旨在进一步优化跨境融资环境,增强市场信心。同日,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指出“人民币汇率完全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为市场注入了强劲的信心。
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他的表态,为市场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也为外汇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中国外汇市场的韧性显著增强,短期波动并不能改变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的中长期趋势。
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这一政策调整将直接提升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鼓励市场主体增加跨境融资,从而扩大境内美元流动性,缓和人民币贬值压力,起到稳定汇率的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会议也明确提出了“三个坚决”:坚决稳定预期、增强外汇市场韧性;坚决加强外汇市场管理,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处置扰乱市场秩序行为,防范汇率超调风险。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维护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
消息发布后,人民币汇率走强。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日内低点回升近百基点,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小幅上涨。这表明市场对于政策信号的积极响应,也进一步验证了政策的有效性。
回顾2025年以来,央行就外汇市场持续发声,多次强调要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此外,央行还通过在香港招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等方式,实质性收紧了离岸人民币流动性,为稳定汇率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些举措的实施,旨在防范短期内人民币贬值预期过度聚集,维护汇市稳定运行。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人民币汇率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短期波动,但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基本稳定。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潜力,以及金融监管机构的积极应对和有效调控。
潘功胜再次强调,央行将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发挥汇率的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同时,央行也将坚决对市场的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的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一表态再次为市场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和稳定预期。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如果未来出现人民币汇率背离基本面的急涨急跌情况,监管层稳汇市工具还会及时出手。这些政策工具包括下调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境内美元存款利率以及上调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进一步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和市场秩序。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图片链接保留未修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