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加速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AI导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部署六大重点任务,包括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等。会议强调,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是首要任务,将重点落在后续恢复经营上,旨在提升整体金融机构质量。
1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召开了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会议在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2025年的六大核心任务。这些任务包括:加速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进程、有效应对并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全面提升银行业与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坚持问题导向以强化监管效能、全力推动经济运行向好、以及以更高标准与更大力度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深入了解,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已连续两年成为金融监管机构设定2025年工作基调的首要任务。2024年,国内有近200家中小金融机构经历了合并重组或撤销,且监管机构明确表示这是一项需长期推进的任务。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相比,2025年的监管策略更侧重于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后续恢复经营。
监管机构在会议上强调,将持续“拆弹”,即持续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房地产行业风险以及地方债风险这三大金融风险领域。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监管机构有力有序地推进了这些风险的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明显收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取得实效,“白名单”项目审批通过的贷款总额已超过5万亿元,同时积极支持配合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化解。
对于2025年的工作规划,会议明确要求,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责任感以及更务实的措施,确保年度重点目标任务得到有效落实,扎实推动监管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果。其中,加速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再次被置于首要位置。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方面明确表示,将坚持上下统筹、分工包案、凝聚合力,全力处置高风险机构,推动治理重塑、管理重构和业务重组,以期实现中小金融机构的稳健发展。
通过对比分析,记者发现2025年的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工作重点与2024年存在显著差异。2024年,监管机构主要聚焦于机制建设和风险处置规划的推进,而2025年则更强调“治理重塑、管理重构、业务重组”,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恢复经营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稳妥处置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均对相关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旨在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坚决防止风险外溢和传导。
一家国有大型银行的人士指出,国有大型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相对较强,而部分中小银行则面临较高的风险水平。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国有大型银行的竞争优势更加凸显,这主要体现在资金成本、客群层级以及风控能力等方面。因此,当前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显得尤为重要。
监管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国有大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25%,拨备覆盖率为250.28%;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82%和3.04%,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88.59%和148.77%。
为何监管机构连续两年将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作为首要工作目标?当前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究竟如何?记者发现,2024年国内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监管对3936家银行机构进行了央行金融机构评级,其中包括24家主要银行和3912家中小银行。评级结果显示,有357家机构处于风险较高的“红区”,占全部评级机构的近十分之一。其中,11%的城商行被划入“红区”,涉及资产规模达7.05万亿元,占全部银行资产的1.78%。
与此同时,2024年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工作持续推进,中小银行合并重组步伐明显加快。据不完全统计,经过一系列的收购合并或解散后,2024年全国已有近200家中小银行注销,其中包括100多家村镇银行和50多家农村商业银行。
对于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问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此前表示,改革要采取实事求是、稳步推进的原则,避免“一刀切”。每个机构服务的区域和自身情况都不同,因此要坚持一省一策、一行一策、一司一策的原则。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农村中小银行监管司相关负责人也指出,将统筹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推动农村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减量提质,通过改革体制、转变机制、强化管理、增强动能等方式,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一家券商分析师认为,中小金融机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往往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且业务存在放贷集中、内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由于资金成本较高,中小金融机构的业务往往集中在高风险领域,导致风险问题突出。因此,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包括处置不良资产和恢复经营两个环节。
该分析师还指出,按照当前监管机构的导向,中小金融机构的处置主要以收购、并购为主。通过减少规模较小的机构数量,提升整体中小金融机构的质量。然而,这个过程需要较长时间,意味着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化解将是一场持久战。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