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稳汇率
AI导读:
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就近期人民币贬值情况进行说明,并表示总体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央行和外汇局已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至1.75,以稳定汇率。同时,会议强调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18届亚洲金融论坛上,针对近期人民币贬值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他指出,由于美元指数高企,非美货币普遍贬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贬值,但总体上保持了较强的韧性。
在潘功胜发声之前,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已采取行动稳定汇率。当日9时,两部门联合发布公告,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并立即实施。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释放稳定汇率的政策信号。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此表示,这是继1月9日央行决定在香港市场大规模发行600亿元央票之后,监管层在短时间内再次明确表达稳定汇率的政策意图,旨在防止人民币贬值预期在短期内过度集中,确保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
公告发布后,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出现升值。此次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实际上相当于调整了杠杆率,允许企业和金融机构增加跨境融资额度,从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增加外汇资金流入,进而起到稳定汇率的作用。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温彬也指出,上调该参数可以提高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风险余额上限,便于增加跨境融资,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同时,随着外汇资金的增加,结汇需求也将相应增加,有助于稳定汇率。
此外,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会议近日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将继续采取综合措施,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外汇市场韧性,加强外汇市场管理,坚决纠正市场顺周期行为,处置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并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潘功胜在论坛上重申了央行维护外汇市场稳定运行的决心和能力,表示将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坚决纠正市场顺周期行为,处置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并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回顾历史,央行和外汇局曾在2020年3月上调全口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之后又在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分别下调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而在2022年10月和2023年7月,为控制人民币过快贬值,两部门再次上调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至本次调整,全口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已达到1.75。
王青认为,如果未来人民币汇率出现背离基本面的急涨急跌情况,监管层将及时采取稳汇市工具进行干预。除了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外,还可考虑下调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境内美元存款利率、上调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以有效引导市场预期,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王青还预测,2025年人民币汇率弹性将趋于加大,贬值容忍度也会有所提高,但仍将继续围绕合理均衡水平双向波动。他强调,7.3并非必须坚守的关口,人民币将根据全球外汇市场走势择机适度释放贬值压力。在近期国内经济基本面较为稳定的背景下,美元指数波动成为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要因素。
展望全年汇市,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2025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将在7.0-7.5区间内双向波动。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图片链接已保留)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