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至1.75
AI导读:
央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宣布上调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至1.75,旨在拓宽跨境融资渠道,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同时传递出稳定汇率市场的决心。
为了深化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机制,进一步拓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渠道,优化其资产负债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央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宣布,自2025年1月13日起,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5上调至1.75。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解析: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自2016年实施以来,通过灵活调整宏观审慎参数,确保跨境融资活动与宏观经济热度、偿债能力和国际收支状况相匹配,有效防控杠杆率和货币错配风险。该机制下,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由微观主体的资本或净资产、设定的杠杆率以及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共同决定,具体计算公式为: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资本或净资产×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例如,当其他条件不变,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为1时,某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为100亿美元;若参数上调至1.25,则上限提升至125亿美元。
调整背后的动因: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指出,此次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旨在提高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通过放宽境外融资额度,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利用跨境融资渠道,拓宽资金来源,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促进资金高效流动。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也表示,此举有助于增加境内美元流动性,缓解汇市美元供求紧张状况。
同时,参数调整还体现了央行稳定汇率市场的决心。当参数下调时,跨境融资上限随之降低,有助于控制跨境资金流动带来的汇率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稳定汇率的考量:
据业内人士分析,此次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至1.75,与近期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下跌趋势密切相关,是央行维护汇率稳定、防范汇率超调风险的重要举措之一。庞溟认为,当前稳汇率政策工具箱储备丰富,包括上调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和美元存款利率等多种手段,可确保市场预期稳定、外汇市场运行平稳。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第18届亚洲金融论坛上强调,尽管近期美元指数高企,非美货币普遍贬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有所波动,但总体展现出较强韧性。央行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并将坚持市场决定汇率的原则,有效发挥汇率的自动稳定器作用,同时坚决纠正市场顺周期行为,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文章来源:人民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