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多家房企遭遇清盘呈请,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融创中国、世茂集团等房企相继发布公告,披露相关情况。债务重组专家指出,清盘呈请是常见的谈判策略,一般不会实质影响公司经营。市场稳定和信心受到一定影响,但房企正积极采取措施应对。


近期,房地产市场掀起波澜,多家知名房企相继遭遇“清盘呈请”,这一连串事件迅速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与热议。市场参与者纷纷探讨清盘呈请的实际执行可能性及其对房企经营与债务化解的深远影响。

1月10日,融创中国(01918.HK)发布公告,披露公司已接到中国信达(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香港提起的清盘呈请,该呈请涉及的债务本金总额高达3000万美元及其应计利息。同日,世茂集团(00813.HK)亦发布公告,宣布深化连盛投资有限公司已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交清盘呈请,该呈请与公司为招银国际财务有限公司相关跨境贷款提供的担保有关,未偿还金额约为人民币2.58亿元。

债务重组领域的专家指出,债权人提出清盘呈请在房企债务重组过程中并不罕见,这通常被视为一种谈判策略,旨在向企业施加压力,以争取更有利的债务解决方案。专家强调,清盘呈请并不等同于实际的清盘行动,且一般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一方面,债务双方会积极展开沟通;另一方面,司法判决历来谨慎,真正执行清盘的案例极为罕见。随着债务重组工作的有效推进,清盘呈请往往会被撤销或驳回。

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房企遭遇清盘呈请已成为常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55家上市房企的境外债务出现风险,其中包括碧桂园(02007.HK)、融创中国、旭辉控股集团(00884.HK)、龙光集团(03380.HK)、世茂集团等28家房企曾收到过清盘呈请。绝大多数呈请最终都被撤销或延期,而被判决清盘的仅有中国恒大(03333.HK)、佳源国际等为数不多的企业。

以融创中国和世茂集团为例,2022年,融创中国曾被持有本金2200万美元及应计利息优先票据的债权人陈淮军提出清盘呈请。公司秉持公平对待所有债权人的原则,拒绝给予该债权人特殊待遇。2023年6月,香港高等法院已下令撤销该呈请。2024年4月,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对世茂集团提出清盘呈请,涉及财务义务金额约为15.8亿港元。同年12月,世茂集团发布公告称,经双方同意,该清盘呈请已被撤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对融创中国、世茂集团分别提起清盘呈请的信达香港和深化连盛,其债务在两家房企债务总规模中的占比相对较小。其中,信达香港在融创约百亿美元的境外债中仅占千分之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番采取强硬措施,预计难以真正执行清盘,或仅为增强自身话语权。一般而言,这种由小规模债权人单方面发起的清盘呈请,不仅会影响更广大债权人的利益,对其他债权人也是不利的。尽管清盘呈请不会对公司实质经营产生影响,但会波及市场稳定和投资者信心。

面对清盘呈请,房企方面也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应对。融创中国在早前的公告中表示,公司正与呈请人进行积极沟通,在坚持公平对待其他债权人的原则下,与呈请人协商达成有效的解决方案(包括促使呈请尽快被撤回或驳回)。公司强调,呈请并不代表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并可能损害公司和其他债权人的价值,将采取法律措施坚决反对呈请。

从股价表现来看,融创中国的股价在经历短暂下跌后迅速反弹。截至1月13日午间收盘,融创中国股价报1.42港元/股,涨幅为9.23%,盘中最高涨幅更是达到11.54%。

在境内债务重组方面,融创中国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公司境内债重组涉及的10只债券中,已有9只表决通过。2024年全年,公司共交付17万套房屋。1月12日开盘的上海壹号院销售额高达66亿元,去化率约为96%。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