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中国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注重力度、效率和时机的把握,通过逆周期调节、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供坚实保障,促进经济回升向好。

1月10日,国新办举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会上明确指出,2025年的财政政策方向清晰明确,且表现出非常积极的态度,同时充分考量了财政中长期的可持续性。他强调,2025年将进一步强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合作。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与重要支撑,其“国家账本”的安排直接影响着广大民众的生活。作为宏观调控的关键手段,财政政策的实施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深远。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廖岷的“非常积极”表态与之相呼应。那么,从“积极”到“更加积极”、“非常积极”,财政政策究竟有何不同?又将带来哪些显著变化?

简而言之,财政政策的“更加积极”与“非常积极”主要体现在力度、效率、时机三大方面。在力度上,要充分利用政策空间,确保所有可行政策得以实施;在效率上,需优化支出结构,避免资源浪费;在时机上,要主动出击,具备前瞻性。

从力度角度来看,“逆周期调节”成为关键词。它通过政策工具和措施,使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得以平缓,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审视我国的财政政策工具箱,专项债、特别国债备受瞩目,而赤字、财政补助、贴息、税收等政策工具的作用同样重要。考虑到我国通胀率、财政赤字率、政府债务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加之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入降息周期,这些因素共同为当前财政政策的发力提供了广阔空间。

2025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意味着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将综合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支出规模。

新年伊始,各地纷纷采取大动作。长江沿线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大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上海、陕西等地积极扩大“两新”政策实施范围;江苏、广东等地增加对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湖北省、青岛市等地发行再融资债券以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这些举措背后,都有财政政策扩张的影子,旨在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供坚实保障,推出地方化债的“组合拳”,为地方政府“减负”,助力经济回升向好。

在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的同时,也要注重效率。衡量效率的标准在于:一是支出能否有利于扩需求、惠民生;二是支出能否有利于优化供给结构,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因此,加大对稳就业的支持、健全社保体系、做好困难人员社会救助保障、提振消费、支持教育人才和科技攻关等领域,成为财政政策发力的重点方向。

面对2025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更加积极的政策出台时机必须精准。只有未雨绸缪,增强政策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快支出进度,尽快形成实际支出,才能带动更多社会投资,从而发挥政策的最大效能。

(作者系特约评论员)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发布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