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新进展引发市场关注
AI导读:
脑机接口领域传来新消息,A股市场中人脑工程概念股表现活跃。文章介绍了Neuralink公司的最新进展,以及国内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和政策推动情况。
人脑工程概念再度升温,市场聚焦脑机接口新进展。
脑机接口领域传来新消息:13日早盘,A股市场中,人脑工程概念股表现活跃,爱朋医疗涨幅接近7%,翔宇医疗、奥普光电、诚益通等涨幅超过3%,创新医疗、复旦复华、佳创视讯、三博脑科等也呈现显著上涨。

消息面上,据彭博社11日报道,埃隆·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已成功将脑机芯片植入第三名受试者体内,目前运行状况良好。马斯克透露,公司计划在2025年再植入约20至30例受试者。
Neuralink是众多致力于开发大脑植入物以治疗瘫痪等疾病的初创公司之一,这些实验程序通常需要打开颅骨,将电极植入脑组织。Neuralink一年前曾表示,已将其设备植入首个患者Noland Arbaugh体内。
目前,Neuralink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了两项研究,其中一项专为约五名患者设计,旨在允许瘫痪患者用思维控制计算机或智能手机等外部设备;另一项研究为三名患者设计,旨在允许他们控制辅助机械臂等设备。
国内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如何?
上述消息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中国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状况备受瞩目。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根据脑信号采集时电极植入大脑的位置,脑机接口主要分为非侵入式、半侵入式和侵入式三类。当前,我国脑机企业大多选择非侵入式采集技术路线,而侵入式脑机设备仍处于临床性研究和动物实验阶段。
具体来看,盈趣科技近日表示,在脑机接口领域,公司已与InteraXon合作开发了头戴式脑电波监测产品,并已在北美上市销售。目前,公司正联合多方开展脑机接口国内消费级产品和医疗级产品的开发。
此外,博睿康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洪波教授团队合作开发的脑机接口产品NEO,在华山医院顺利完成了全国第三例、上海第一例临床试验植入手术。该产品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预期将通过多中心临床试验后取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诚益通透露,其脑机接口相关产品目前在筹备注册阶段。公司脑机接口业务分为非侵入式和侵入式两个方向,在非侵入式方面,公司致力于将脑机接口技术与康复医疗设备产品进行深度融合;在侵入式方面,公司将持续与知名高校进行深度合作。
佳禾智能表示,子公司思派康拥有发明专利脑电波采集通信系统、通信帧的生成装置和读取装置,可应用于游戏、玩具和训练注意力等领域。公司多年前已为客户累积出货几万个脑电波耳机,后续将在此基础上持续研发脑电波产品。
三博脑科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共同成立了脑机精准医学联合研究中心,旨在聚焦脑机精准医学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
神宇股份称,公司生产的产品可应用于脑机接口中;狄耐克表示,公司脑电波领域产品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汉威科技表示,公司的新型脑机接口微纳传感器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
政策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发展: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目前,我国脑机接口设备的市场规模在十亿元级别,占全球市场份额不足十分之一。机构预测,到2040年,我国脑机接口综合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2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6%。
与此同时,中国对脑机接口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脑机接口列为十大创新标志性产品;工信部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公示,旨在推动行业标准化;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对脑机接口设备等予以优先审评审批。
东吴证券指出,虽然侵入式脑机接口距离大规模商业落地还需时间,但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商业化落地已初见成效。随着技术快速迭代,脑机接口相关公司有望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取得突破。
东吴证券进一步分析,目前脑机接口产业链尚未形成成熟分工,自研BCI芯片和算法是核心技术壁垒。建议关注在脑机接口方面有领先布局的上市公司。
北京、上海近日相继发布脑机接口五年行动方案,强调核心技术突破和临床应用加速。预计2030年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400亿美元,重点关注康复医疗设备公司和脑机接口电极、芯片及智能脑机系统公司。
(文章来源:中新经纬)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