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凭借两大案例成功上榜国家工信部公布的2024年工业领域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典型实践案例和实数融合典型案例名单,展现了平台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卓越成就。

近日,国家工信部揭晓了2024年工业领域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典型实践案例及实数融合典型案例名单,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简称“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凭借“利用行业知识数据推动研发设计及全链条服务创新”和“粤港澳大湾区中小企业轻量数字化转型创新应用”两大案例,荣耀上榜。

2023年,为响应国家新型工业化战略,推动深圳成为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市发展改革委携手宝安区政府,共同推动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该平台作为国内首个融合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综合性平台,其建设标志着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24年,基于平台定位与业务需求,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携手华为、联通公司,共同成立了“深圳市工赋数字化促进中心”(简称“促进中心”),负责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专业化运营。通过组建联合创新实验室、整合优质行业服务商,探索协同创新的工业互联网新模式,构建了一个覆盖广泛、专业高效、服务能力强的运营生态,为制造业企业和应用场景提供定制化的全方位公共技术服务。此番荣获国家级殊荣,不仅是对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成果与服务成效的认可,更是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高度肯定。

【“数”说亮点】

1、2024年工业领域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典型实践案例:利用行业知识数据推动研发设计及全链条服务创新。

针对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散落、行业知识体系缺失等痛点,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了制造业研、产、供、销、服全环节的8大类行业知识异构数据,建立了完备的数据分析工具链,打造了可信安全的工业数据空间,打通了工业数据流通的有效途径,挖掘了工业数据价值。目前,该平台已为深圳超过2000家企业提供了深入调研诊断,出具报告200余份,助力企业实现产品交期达成率提升20%,推动了制造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2、2024年实数融合典型案例:粤港澳大湾区中小企业轻量数字化转型创新应用。

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公共服务属性为核心定位,致力于打造以深圳为核心、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和全国的新型工业化战略基础设施和产业数字化创新综合体。为保障平台长效运营,建设运营方积极配套建设生态、汇聚各方资源,打造了物理验证场景,保障了技术可行性,为工业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初期,该平台聚焦深圳及粤港澳地区的3C电子制造、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为首批200家示范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助力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随着项目的推进,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不断拓展服务广度与深度,逐步形成服务1000家乃至5000家企业的能力,并凝练创新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业互联网“深圳方案”。

展望未来,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将继续完善、高效服务体系,加强与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合作,提供精准、高效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在生产效率、成本控制、创新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平台将勇敢开拓新领域、涉足新场景、挖掘新机会,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

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深圳市先行示范区重点工作任务和“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旨在打造新型工业化战略基础设施,推动深圳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力深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数字产业集群。

深圳市工赋数字化促进中心由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联合华为云公司、中国联通深圳公司共同发起,旨在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