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发声:民航“加价选座”不应成行业惯例
AI导读:
中消协针对民航选座额外收费问题发声,指出“加价选座”不应成为行业惯例,限制了消费者选择权和知情权,违背了公平交易原则,建议主管部门规范经营行为,消费者应积极投诉维权。
1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中消协)针对近期舆论热议的民航选座额外收费问题发表声明,明确指出民航“加价选座”不应成为行业的默认行为。
近期,多家航空公司以“行业惯例”为由,在选座服务中引入加价机制,锁定靠窗、靠过道或前排等座位,要求消费者支付额外费用。这种做法原本多见于廉价航空,但现已逐渐蔓延至整个民航行业,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不满和质疑。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目前付费选座服务在国内航司的国际航班中普遍存在,而国内航班的经济舱座位则主要免费开放后排座位,旅客在线值机时无法随意挑选座位。前排座位通常被航空公司直接锁定,部分座位可付费解锁,部分则留给高卡旅客线下选择。此外,一些航班的靠窗、靠过道座位也实行了线上“付费”选座,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积分或里程来兑换。
多位民航专家和航司内部管理层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此前“先到先得”是民航业默认的选座规则。付费选座最初起源于国外的超级低成本航空公司,后逐渐流传至大型全服务航空公司,开始在腿部空间上实施差异化收费。目前,付费选座已成为航空公司增加辅助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机票价格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今年“锁座付费”现象越发普遍,主要是由于民航市场整体票价水平较低,航空公司不得不更多地考虑收益性问题。然而,航班辅营收入在国内航空公司中的占比并不高,选座收费只是辅营收入中的一小部分,但属于纯收益,没有成本。
同时,有外航中国区高管指出,国际航司的付费选座体系相对成功,这得益于国外的消费习惯以及完善的自主附加服务。当前,随着国内机票价格竞争日益激烈,航空公司也在寻求突破单一的机票价格模式,付费选座成为其中的一种手段。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航空公司在这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
中消协认为,“加价选座”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也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航空公司售票时已经考虑了头等舱、公务舱、经济舱的区分以及不同时间段的购票价格。消费者购票后所享有的权利应当是确定的,有权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座位。然而,航空公司人为设置门槛,将座位选择与额外付费挂钩,迫使消费者为基本的乘坐需求额外支付费用,从而限制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此外,“加价选座”本质上是一种额外收费行为,许多航空公司在这一方面的规定模糊隐晦,导致消费者在购票时缺乏充分的信息支持,等到值机时才发现心仪的座位都需要付费。中消协强调,航空公司不应将“信息差”作为盈利手段。
中消协还指出,“加价选座”违背了公平交易的原则。不同舱位定价不同是因为航空公司提供的服务不同,而经济舱提供的服务是相同的,却要求消费者加价选座,这缺乏定价基础。航空公司作为航空运输合同中具有较强话语权的一方,消费者缺乏与之议价的能力。因此,中消协认为,航空公司推出加价选座模式,是从“先到先得”惯例向“付费者得”的尝试,是经营者利用优势地位将原本免费的基本服务变为自行创收的手段,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违背了公平交易的原则。
中消协警告称,如果擅自加价的行为不加以遏制,将影响整个消费市场的风气,其他商品或服务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可能在定价之外另行加价销售,从而演变成为一种不公平的“行业惯例”,侵蚀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随着春运的临近,中消协建议相关主管部门主动作为,强化行业引导,规范经营行为。同时,消费者也应积极监督行业行为,在遭遇侵权行为时向消协组织或主管部门投诉,推动消费市场保持公平、透明的健康发展轨道。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