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图景: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新年伊始,中国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各地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升级,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政策持续加力为新质生产力积蓄动能,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
新年伊始,中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浪潮汹涌澎湃。实践二十五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国产大飞机C919沪港定期商业航班的开启以及“华龙一号”漳州核电1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中国经济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这一指引下,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因地制宜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提质升级。
新质生产力稳步前行,转型升级动力强劲
重庆赛力斯超级工厂内,自动化生产线昼夜不停,超3000台机器人协同作业,问界M9车型大定已突破20万辆。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重庆“车圈”创新提速,预计2025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超150万辆。
此外,时速400公里的CR450动车组样车亮相,突破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展示了中国高铁的创新实力。从首艘多用途新型科考船“探索三号”入列,到青海玛尔挡水电站2号机组并网发电,一系列重大技术装备捷报频传,关键设备、材料实现自主化设计和国产化制造。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持续上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制造等新兴产业对经济支撑作用持续增强,生成式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增长点不断涌现。
政策持续加力,为新质生产力积蓄动能
为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将一体化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扩大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范围。同时,税费优惠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相关产业升级。
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的公布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的抓紧出台,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准支持。
开年以来,各地重点项目争相“起跑”。上海10万吨级绿色甲醇项目开工,安徽举行2025年第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海南文昌商业航天卫星超级工厂多个配套项目集中开工,展现了中国经济开年即开跑的强劲势头。
科创与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潜力无限
在北京亦庄的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人形机器人展示了智能交互能力,创新中心正联合科研院所、集成商等共研共创。光电融合确定性新型算网基础设施在江苏南京开通,突破了传统网络架构的瓶颈,接入算力总规模达106000P。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创新攻关组织模式,尽快形成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在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创新研发与成果转化在同一栋楼内实现,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搬上生产线。国家知识产权局明确将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推动更多创新力转化为生产力。
因地制宜,新旧动能转换活力四溢
徐州工程机械迎来“开门红”,成套化大吨位装载机全球批量发车。徐州正全力加快突破关键零部件,积极布局新能源赛道和“智改数转”,让“1号产业”持续变强变优。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结合资源禀赋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注重产业间的协同关联,做好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福建晋江通过大数据智造平台打造纺织鞋服智能化供应链,江西贵溪利用“铜都”优势开展科技攻关,打破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前景无限。各地出台创新发展政策,推动新技术发展方向的落子布局,激发中国经济向新的活力。
新年新气象,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瞄准方向稳扎稳打,不断锻长板、补短板、扬优势,中国经济将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文章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