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加速建设,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
AI导读: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态,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链发展是关键。业内专家和企业代表认为,加速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将释放发展潜力,驱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同时,地方实践表明低空经济正为经济增长带来新机遇。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其发展依赖于低空基础设施和产业链的全面建设。当前,我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被视为释放低空经济发展潜力、驱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关键。业内专家与企业代表普遍认为,加速这一进程对于未来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廖小罕指出,低空经济涵盖了无人机、通用航空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于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空中旅游等场景,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他强调,低空路网作为低空经济规模化运营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建设对提升低空安全和社会效益至关重要。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教授熊文也表示,低空飞行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对于产业升级和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廖小罕进一步介绍,低空路网建设的投资不仅能带动地理遥感信息服务、遥感测绘服务、通信、导航等领域的需求增长,还能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就业岗位。据估算,低空路网建设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将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生近1.5个单位的生产需求。
在地方实践方面,广东省珠海市和江苏省苏州市的低空经济布局尤为突出。珠海市加速布局低空经济,提出打造“天空之城”的目标。而苏州市则通过建设500个低空起降点,初步形成了“半小时空中通勤圈”,为低空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此外,苏州还发布了全国首部地方性低空空中交通规则,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规则保障。
多方助力,协同发展
为了推动低空经济“飞”得更高更远,专家建议优化升级通用机场布局,建设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的垂直起降点,并推进低空航路航线规划与建设。同时,加强低空空域管理建设,构建覆盖广泛、服务高效的低空飞行服务体系。
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杨毅仁认为,低空飞行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飞行安全的全方位设计,需要整合5G、低空雷达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低空飞行过程的有效管控。珠海安擎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莹则强调,无人机超视距自主飞行技术是低空飞行的关键底层技术之一,对于保障空域安全至关重要。
此外,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发展还将带动起降点等硬件建设以及大规模数据快速处理分析等软件方面的进步,形成一个产业链生态系统。熊文表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还将与城市公共安全协同发展,提高城市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为了高效推进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社会资本可投资无人机机场硬件建设,有技术背景的企业可与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研发相关技术。同时,各地应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带动社会资本参与低空经济产业投资。
面临挑战,寻求突破
尽管我国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取得初步进展,但仍面临空域管理、技术标准和设施分布等方面的挑战。廖小罕指出,现有的空域权审批和飞行计划报备做法不能适应低空经济规模化航空器商业化运行的需求,需要有突破性的改革试点。
针对这些问题,专家建议深化空域改革,简化飞行审批流程,激发市场活力。同时,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优化基础设施的投资结构。此外,加强飞手培训和无人机技术安全性的管理也是提升行业标准的关键。
刘莹表示,企业应通过技术创新和快速迭代为低空经济补齐短板,并通过市场化融资和国际合作加速关键技术的落地。同时,构建清晰的监管与服务架构,吸引更多企业参与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技术对接,形成可行性解决方案,谋求企业长远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图片链接保留未修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