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年初以来,基金发行市场火爆,多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其中股票型基金发行数量较多。投资者需求强烈,基金公司快速完成资金募集并投入运作,优化投资管理和控制风险。

年初以来,基金发行市场呈现出异常火爆的态势,已有7只基金宣布提前结束募集,且多数基金的募集期显著缩短。从当前的发行趋势来看,股票型基金成为了市场的主力军,占据了发行的主导地位。

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的理财师姚旭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金募集期的缩短反映出投资者对基金产品的强烈需求,基金公司因此能够迅速完成资金募集并投入市场运作,这无疑提升了市场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优化了投资者的投资体验。

具体来看,恒生前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及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纷纷发布公告,宣布旗下基金产品的募集截止日期提前。例如,恒生前海港股通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募集截止时间从原定的1月13日提前至1月10日;富达任远稳健三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的募集截止日期也提前至1月13日;而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上证公司债ETF募集截止日更是从2025年1月13日提前至2025年1月8日。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孙珩指出,部分基金提前结束募集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匹配密切相关。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投资者对特定类型的基金需求激增。例如,债券型基金因市场利率波动和资金避险需求等因素,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申购,使得基金规模迅速达到预设目标,从而提前结束募集。

此外,孙珩还提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基金公司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采取了灵活的募集策略。他们迅速推出新产品,以对接市场热点和投资者需求的变化,从而提升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

从保护持有人利益的角度出发,提前结束募集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可以优化投资管理,使基金管理人更快地确定资金规模,并依据投资策略进行精准的资产配置;二是可以控制风险,避免因募集期过长而导致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增加基金的投资风险。

从发行数据来看,截至1月12日,本月已有76只基金计划发售,其中股票型基金高达41只,占比超过一半。在这些产品中,有71只产品同时定档本月结束募集。按类型划分,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FOF、公募REITs和QDII基金分别有39只、12只、11只、4只、3只和2只。

姚旭升认为,市场行情和投资者情绪的逐渐复苏为新基金的发行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股票型基金,由于其与股市的紧密关联性和较高的收益潜力,在市场行情好转时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