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强调引导保险、理财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经济运行向上向好,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

1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了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深入学习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的精神,总结了2024年的工作,并部署了2025年的重点任务。会议着重强调,需引导保险、理财资金积极支持资本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会议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求相关部门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担当和更实的举措,确保年度重点目标任务落地生根,推动监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推动经济运行向上向好的方面,会议要求金融系统深入做好“五篇大文章”,全方位扩大内需,助力消费提振行动,高效服务“两重”“两新”。同时,要积极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对早期、小型、长期和硬科技企业的投资支持政策,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细化落实,提升跨境贸易综合金融服务质效,助力稳外资稳外贸。此外,会议还提出要加快补齐养老第三支柱短板,推动健全巨灾保险保障体系。

资本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推进器”,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中长期资金,如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金、养老基金和社保基金等,以其稳定性高、规模庞大、使用周期长和风险偏好低的特点,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资金注重长期增值、资产安全和流动性,倡导理性和价值投资,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发挥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减少短期投机行为,优化资金配置,促进资本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

保险资金作为典型的长线资金和耐心资本,近年来在权益投资方面的占比不断提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保险公司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余额占总投资余额之比约为12.8%,较2023年底略有提升,且远高于2018年底的水平。这一趋势反映出保险资金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和支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谈到2025年重点任务时,强调了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障碍,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我国“长钱长投”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对于改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增强市场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理财和信托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有助于促进投资者结构多元化,为资本市场带来“活水”,提升资本市场发展稳定性,促进和壮大价值投资理念。同时,也有助于理财资金拓展资产配置范围、增强配置灵活性,丰富创新产品体系,更好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投资理财需求。随着我国机构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和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机构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比重有望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