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引领AI赛道,基金经理押注未来
AI导读:
寒武纪作为科创板明星股,引领AI赛道,股价屡创新高。基金经理纷纷押注,看重其未来发展潜力。文章探讨基金经理选股标准、估值容忍度及寒武纪涨幅带来的投资启示。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投资领域亦不例外,常现相似盛景。A股市场,科创板明星股寒武纪与公募基金携手共进,复刻昔日基金经理与贵州茅台的辉煌篇章。
步入2025年,寒武纪延续涨势,股价屡创新高,市值突破3000亿大关,稳居科创板前三甲,仅次于中芯国际与海光信息。消费升级时代,茅台崛起成就基金经理声名;而今,科技浪潮汹涌,寒武纪等科技股引领风骚,重塑投资者时代认知。
尽管寒武纪基本面尚显薄弱,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85亿元,同比增长27.09%,归母净利润仍亏损7.25亿元,但同比减亏。然而,其股价却凭借市场“想象力”,带动一批基金及个人投资者致富。公募基金持续加码,寒武纪传奇未完。
一、龙头溢价背后的逻辑
上周五,寒武纪市值突破3000亿,再度点燃人工智能(AI)赛道。基金经理纷纷调仓换股,加入AI大战。多只基金净值走势与AI个股趋同,机构资金加速流入AI领域。
招商移动互联网基金经理张林指出,生成式AI取得突破,带动算力竞争性投资,芯片及网络设备需求激增。海外AI个股涨幅更甚,订单落地、业绩增长、技术突破为市场打开想象空间。
平安鼎越混合基金经理林清源认为,AI赛道受益于产业趋势与资金布局,类似2015年“互联网+”行情。短期业绩待兑现,但主题性强、稀缺性高、流动性足,吸引资金涌入。
长城智能产业基金经理赵凤飞表示,AI行情得益于重要性、稀缺性、爆发潜力三大关键词。中国AI发展离不开底层算力公司支撑,投资者对未来充满期待,提前反映于股价。
民生加银持续成长基金经理朱辰喆认为,AI蓬勃发展,算力基础投资推动芯片需求增长。国产AI芯片替代需求迫切,已上市公司在国内算力芯片中领先,有望受益。
二、选股审美变革
基金经理选股标准日益严苛,寒武纪等AI赛道充满不确定性,却备受青睐。寒武纪近20%股份被公募基金重仓持有,部分明星基金经理更是将其买成第一大重仓股。
林清源认为,初期成长型科技公司尚未盈利,传统财务指标难以评估。科技路径不确定性大,选股应更注重市场空间、团队研发、技术能力、商业落地等因素。
赵凤飞指出,公司基本面不仅包括当期财务报表,还包括市场对企业未来的展望和预期的贴现。AI发展带动算力需求扩大,将提升上市公司订单和收入。未来扭亏为盈甚至大幅盈利的概率大。
某科技主题基金经理表示,选股标准包括技术创新、行业地位、财务健康与盈利能力、行业前景与成长性、风险管理与估值合理性。
三、估值容忍之辩
无论行业地位如何,投资终需回归“业绩上涨带动估值回归合理”。寒武纪市销率遥遥领先,基金经理对其估值看法不一。
南方科技创新基金经理王博表示,科技股估值需厘清行业属性、界定产业生命周期、选定合适估值方法。初创期使用非财务指标和估值方法;成长期盈利未稳定时可用P/S、P/FCF估值法;跨越盈亏平衡线并保持高增长时可使用PEG估值法。
张林认为,科技公司注重技术能力和技术壁垒。技术能力是选股核心标准,管理能力、交付能力也至关重要。科技行业发展速度快,技术路径变革不确定,技术储备丰富且产能充足或扩产速度快的公司才能快速抓住机遇。
朱辰喆认为,估值反映企业成长前景。产业趋势明确向上时,盈利和基本面有望延续较高增长的标的,估值也能相应提升。科技股估值取决于行业成长空间、渗透率提升趋势、业绩增长斜率、竞争稀缺性和护城河等。
林清源表示,科技股估值性价比与资金认同度高度相关。即使估值偏高,只要核心资金看好其成长性,就可能推动价格上行。投资者需关注市场热度与趋势预期对估值的推动作用。
王博认为,科技股为远端现金流定价资产。产业趋势兑现、渗透率加速向上时,业绩往往呈非线性增长。因此,需更关注产业趋势确定性、处于产业生命周期早期的赛道。对即期业绩、估值等因素可适当放宽要求。
四、10倍涨幅的启示
寒武纪“2年10倍”涨幅对投资具有重要启示。无论擦肩而过还是搭上顺风车的投资者,都上了一课。
深圳资深公募基金经理表示,A股市场带来较大收益的股票往往具有时代特征。从地产股、资源股、家电股到游戏股、传媒股再到人工智能股,每一轮大行情中,基金持仓需及时配置最具代表性的赛道标的。
张林认为,本轮人工智能行情主要受益于行业基本面趋势投资。下一波推高行情的核心逻辑有两个:一是应用大规模爆发;二是基础大模型能力有质的飞跃。目前看,第一个核心逻辑兑现概率较大。
上海地区重仓AI赛道的基金经理表示,赛道龙头股价对科技主题基金贡献可观业绩,反映资本市场对高成长性企业价值判断和投资理念转变。投资者应更注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行业发展趋势。
朱辰喆认为,AI创新方向交易热度高,相关公司产品力和赛道稀缺。赛道型基金需考虑配置。投资需在基本面跟踪基础上,对产业趋势有长期判断,对估值容忍度可适当放宽。
赵凤飞强调,AI个股上涨行情中,流动性宽松因素难以忽视。但部分个股已具备扎实基本面。未来AI个股核心逻辑可能是产业重心从训练端到推理端过渡以及下游爆款应用出现。
王博认为,AI下一轮行情中,仍可看好算力链条中价值量抬升、基本面预期继续向上的品种;同时关注AI应用侧,把握2025年AI应用创新机遇。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