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回流”助力乡村振兴,腾讯等多方力量共筑共富乡村
AI导读:
青年人才吴鸣明、梁伟钊等人“回流”乡村,借助新理念、新势能助力乡村振兴。腾讯等多方力量提供培训、资金支持,推动“机制+人才+数字化”解决方案,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实习生孔淑婧 广州报道
2024年5月,吴鸣明踏上了江门恩平昌梅村的土地,担任“乡村CEO”。在这个曾经空心化的村落中,他一手策划了“旅游+研学”等项目,为村集体带来了近35万元的收入。更早之前,“回村”的梁伟钊在新会地区种田、建厂,将当地的柑普茶推向市场,成为了一张响亮的名片。
年轻一代的人才正纷纷重返乡村,他们带着新理念和新势能,成为点燃乡村振兴的“火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5-39岁年轻人在乡村的常住人口比例低于30%,乡村人才严重流失。然而,吴鸣明、梁伟钊等人的“回流”,展示了村镇地区依然具有活力回归的潜力,这种流动是由市场驱动的,是自发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位返乡青年的背后,腾讯公司等多方力量在默默支持。
近年来,针对“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经营”的痛点,腾讯公司遵循“政府主导、农民主体、腾讯助力、社会共创”的原则,以乡村CEO的培养为切入点,探索出了一套“机制+人才+数字化”的内生型共富乡村系统化解决方案。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为村发展实验室共富乡村项目负责人陈晶晶指出,过去的人才回流往往由政府驱动,乡村被动接受。而现在,腾讯希望探索新的人才下乡机制,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
广东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典型地区,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短板所在。为破解这一难题,广东于2022年12月启动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其中“人才入县下乡”成为关键一环。在此背景下,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与腾讯公司共同发起了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为下乡青年提供系统性培训和创业项目孵化支持。
该计划因地制宜,为广东特色量身打造解决方案。培训对象从已投身乡村的青年扩展到更广泛的群体,培养模式呈现梯度性,分别设置了针对百名兴乡典型、千名兴乡创客、万名兴乡火种的培养体系。万名兴乡火种以线上学习为主,涵盖乡村振兴政策、经营原理等必修课程;千名兴乡创客则增加了实地考察、主题沙龙等环节;百名兴乡典型则享有更多资源,符合条件的青年还可获得创业资助。
这些青年人才不仅为乡村经济带来了新思路、新业态和新活力,还带动了更多青年返乡兴业。梁伟钊与当地职校合作,培养电商人才,其本人被聘为“企业导师”,公司也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腾讯SSV自2021年起,便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发起乡村CEO计划,旨在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念、创新思维和领导能力的乡村经营性人才。
数字化能力成为返乡青年人才的显著标志。梁伟钊利用短视频平台推广柑普茶,从零开始学习视频制作,最终实现了产品的广泛曝光和销售增长。吴鸣明则利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为昌梅村建立了全面的宣传矩阵,吸引了大量游客和采购需求。腾讯也将数字化培训放在突出位置,教授兴乡青年如何利用微信小店、视频号等工具,提升市场经营能力。
乡村振兴需要全能型、复合型人才。梁伟钊不仅成立了柑普茶加工厂,还承包了果园,探索出“种植—生产—电商直营—人才培养转化”的经营模式。吴鸣明则挖掘当地文化故事,打造旅游卖点,探索出多样化的业态,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腾讯SSV还设立了专项基金资助优秀项目,并组织了“创青春”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创业大赛,为青年创业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