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在第二十九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优秀企业、良好制度、严格监管及信心。预计到2035年,政府债券、国有企业权益及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将大幅增长。同时,长期资金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大量资金预计将流向股市。戴相龙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在第二十九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强调,资本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企业、良好制度、严格监管及市场信心。随着政府对资本市场资金需求的增长,预计到2035年,政府债券、国有企业权益及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将合计达到约600万亿元。

与此同时,我国长期资金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到2023年末,居民长期存款、养老金和保险资金以及银行托管投资资金合计已超过200万亿元,并预计将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长,到2035年将达到800万亿元。其中,大量资金预计将流向股票和债券市场,同时外资也将积极参与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

戴相龙指出,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良好,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已超越美国,商业银行在全球排名中也名列前茅。上市国有企业的净资产利润率较高,长期投资将获得比存款利率更高的稳定收益。

此外,我国资本市场已建立较为完善的监管体系,证券监管水平不断提升,科创板成功设立,上市注册制稳步推进,市场透明度显著提高。尽管证券交易指数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有效的监管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

戴相龙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鼓励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责任投资的投资文化,积极参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并预计今年股市表现将好于去年。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