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官方发布新年贺词透露,2024年全市生产总值有望迈上5万亿元新台阶。得益于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开放吸引外资,上海有望成为我国首个5万亿元GDP城市。长三角一体化助力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城市共同繁荣。

近日,上海官方发布新年贺词,透露出2024年全市生产总值有望突破5万亿元大关的喜讯。根据最新数据,2023年上海GDP已达4.7万亿元,结合今年前三季度的4.7%增速及经济普查调增,上海GDP总量突破5万亿元可谓指日可待。

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上海GDP的突破得益于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开放吸引外资,即改革带来创新,开放引入资金和产业,从而实现了高速高质量增长。这一成就也标志着上海成为我国首个5万亿元GDP城市,跻身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5大城市之列,预示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新篇章。

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众多产业的中心,产业门类齐全,定位明确。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致力于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吸引了大量外资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新年贺词还提到,上海金融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500万亿元,口岸贸易总额保持全球城市首位,上海港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5000万标准箱的世界大港。同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攻关加速推进,为上海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指出,上海GDP突破5万亿元的最直接原因包括:多元化产业发展领先全国,高端制造业、贸易、金融层面引领全国发展方向;作为中国最大的金融中心,上海金融和支持产业发展的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上交所主板和科创板为上海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更多金融资本支持;上海商业发展历史悠久,与全球包括欧美在内的国家建立了国际化的融合发展体系,国际化业务发展领先全国。

此外,长三角地区的整体协作和发展也对上海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2024年以来,上海大都市圈实现从“1+8”到“1+13”的升级,以上海为圆心、90分钟交通距离为半径,覆盖11.4万平方公里、1.1亿人口的超大尺度都市圈。长三角产业链发展构成了一个系统化规模化的有效配置格局,对上海的GDP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盘和林认为,长三角一体化让上海的中心城市地位更加突出,区域内部城市分工更加明确,适合上海的一些产业如高端制造、科技创造领域产业向上海集中,提高了上海经济发展的创新力和资源要素惠及能力,助推了上海自身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市长龚正在贺词中提到,上海市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改革开放“风向标”作用更加彰显。接下来,高质量发展是上海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进一步稳外贸、稳外资,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关于继上海之后下一个5万亿GDP城市,盘和林认为将是北广深渝四个城市之一。数据显示,北京、深圳、广州、重庆等城市均在努力冲刺更高GDP目标,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突破。

王红英认为,按照现在各个城市公布的GDP数值,北京GDP在2025年紧随上海突破5万亿元不再是悬念。而目前以深圳、广州、重庆为主导的第二梯队,GDP有望在2027年左右突破5万亿元,形成龙头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尤其是北京的发展模式,将带动中国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优化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