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发布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新规
AI导读: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并公开征求意见,旨在明确豁免方式和豁免事项,强化内部管理,压实公司责任,并加强外部监管,防范滥用风险,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
明确的信息披露豁免制度是信息披露规范化的重要一环。近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为加强对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行为的监管,发布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并公开征求意见。该规定旨在明确豁免方式和豁免事项,强化内部管理,压实公司责任,并加强外部监管,防范滥用风险。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是监管层首次全面梳理并规范信息披露豁免制度,使散见于不同规则中的豁免披露制度得到系统性规范。这意味着,《管理规定》将成为我国资本市场首个信披暂缓豁免规定,有助于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信息披露制度是注册制的底层制度,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具体来看,《管理规定》明确了三种豁免方式,即暂缓披露、豁免披露临时报告以及采用代称等方式豁免披露有关内容。同时,明确了两大类豁免事项,包括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等。为防止滥用豁免制度规避信披义务,《管理规定》进一步详细列举了允许豁免的前提条件,并明确在特定情况下应及时披露。
此外,《管理规定》还要求上市公司强化内部管理,制定披露豁免制度,明确内部审核程序,并经董事会审议。上市公司实施豁免时应当履行内部审核程序,对豁免披露事项进行登记管理,并定期向证监局和证券交易所报送。同时,加强外部监管,强调后续追责,对违规行为依法处罚。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管理规定》有助于让信息披露制度更加规范、清晰,防止信息披露不当或信息披露过度引发的市场波动和风险。从市场预期和监管效率的方面来看,中国企业资本联盟理事长柏文喜认为,《管理规定》有助于减少因豁免规则实操应用中不一致导致的混淆和误解,提高监管效率,确保监管资源的合理配置。
资深董秘、独董、“董秘一家人”创始人崔彦军提到,此前上市公司暂缓或豁免披露的相关规定散见于各类规则中,缺乏统一指导,导致实际操作中存在涉密信息披露过多过细等问题。柏文喜进一步提到,过去豁免制度的分散还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在实操中因对规则理解不准确而导致违规行为。新规的出台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康德智库专家、北京清律(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齐鹏帅律师表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与市场链接的重要方式。信披豁免在过去的实操中一直存在,但缺乏明确的监管要求。新规对于之前处于模糊地带的信披豁免给出了界定,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投资者都可以更好地根据新规要求进行操作。他提到,当前我国注册制改革深度推进,而注册制的核心就是将选择权交给市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实现这一改革的关键环节。
本次信披暂缓和豁免新规的出台,对于信披中的灰色地带做了明确的规定,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