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俄罗斯商品馆在国内迅速铺开,但存在商品来源不明、宣传误导等问题。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已对问题店铺进行立案调查,行业或将迎来洗牌。

2025年1月8日,据人民网及多家媒体综合报道,针对近期网络热议的“俄罗斯商品馆”名不副实现象,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再次对俄罗斯商品馆门店进行了深入检查,截至目前,已立案6起。此次检查行动源于2024年12月,一位俄罗斯女性在社交媒体上表达对部分俄罗斯商品馆中商品真实性的质疑。

记者调查发现,在北京乃至全国范围内,俄罗斯商品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甚至在露天广场搭棚运营,且普遍存在商品来源不明、宣传标语误导等问题。这些商品馆外观和商品高度相似,装修风格极具俄罗斯特色,但背后的运营商却五花八门,包括俄比熊、俄北熊、俄克士等年轻公司。

观察人士指出,俄罗斯商品馆的迅速扩张得益于中俄贸易的不断深化。以绥芬河为例,作为中俄边境口岸城市,绥芬河见证了中俄贸易的繁荣,许多人在看到俄罗斯商品销售的火爆后,纷纷加入开设俄罗斯商品馆的行列。

然而,这些商品馆在运营过程中却暴露出诸多问题。记者走访发现,部分商品馆存在进口商品与国产商品混放、商品产地不明等问题。更有甚者,一些运营商打着“俄罗斯进口”的旗号,销售国内生产的商品,严重误导消费者。

此外,运营商在招商过程中也采取了一系列手段吸引加盟商。他们大多采取整店输出的模式,提供选址、设计、装修、培训等全方位支持,并承诺高额利润和回本周期。然而,记者在实际走访中发现,部分俄罗斯商品馆生意惨淡,门可罗雀,与招商人员口中的火爆场景大相径庭。

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对部分存在问题的俄罗斯商品馆进行了立案调查,责令停业整顿。同时,也有专家指出,对于运营商来说,前期开店为加盟商提供的服务中肯定存在利润空间,但想做成长期的生意,还是要从商品出发,保证货真价实。

随着市场的不断规范和监管力度的加强,俄罗斯商品馆行业或将迎来洗牌。只有那些真正注重商品品质、诚信经营的商家才能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部分数据和信息基于记者调查和公开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