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商务区推进数据跨境流动与互联网便利化
AI导读:
虹桥商务区发布新方案,推进数据跨境流动与国际互联网便利化访问,支持国际贸易发展,解决企业跨境数据需求,助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虹桥商务区在推进数据跨境流动和国际互联网便利化访问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2025年1月7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闵行区推进落实<关于支持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的若干措施>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该方案明确了上海闵行区的责任分工,包括支持商务区建立数据跨境服务中心,提供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个人出境信息标准合同、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等服务,以及支持商务区企业便利化访问国际互联网,并升级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
这一方案是对去年相关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早在2024年9月,上海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就发布了《关于支持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的若干措施》,旨在支持商务区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虹桥商务区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承载区,已探索建立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和推动国际互联网便利化访问三年多。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所长丁波涛表示,虽然临港新片区在数据跨境流动试点方面名声较大,但虹桥商务区也一直在跟进推动相关工作。近年来,虹桥商务区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体量和能级定位均有所提升,正加快建设国际贸易新平台,聚力发展国际货物服务贸易、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产业。今年1至11月,商务区贸易进出口额共计779.35亿元,同比增长11.39%;1至10月,区域内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9家,同比增长7.2%。
推动数据跨境流动对于促进虹桥商务区内国际贸易扩大、产业发展尤为重要。丁波涛指出,当前很多跨国经济活动高度依赖于跨境数据流动,难点在于数据的跨境流出。对于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而言,数据跨境流出对于建立全球化的研发或经营体系至关重要。同时,对于外国企业而言,如果在中国的经营数据无法传输到国外总部,它们对在中国投资就会有很多顾虑。此外,建立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能够加快网络访问速度,助力企业更高效地访问国际互联网。
在国家层面,已经对推动数据跨境流动作出明确指示,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引也在逐步完善。目前,北京自贸区、天津自贸区、上海临港片区、上海虹桥商务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等地正在先行先试探索数据跨境流动的具体机制和标准规范。其中,上海临港新片区在实践中处于前列,遵循“一般数据清单+负面清单”相结合的工作路径,逐步拓展和完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
然而,在稳步推进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丁波涛表示,目前数据跨境流动机制的整体方向基本确定,但具体操作中仍存在技术性问题、法律障碍以及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问题。例如,重要数据的认定标准、个人信息数量的确定标准等仍需细化;在涉及与境外接收方订立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或者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的情形中,要求境外数据接收者也进行认证会带来诸多困难;此外,目前国内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的探索仍以内部探索为主,如何与国际规则标准接轨还需进一步探索。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