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吴晓求在第二十九届(2025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提出,建设金融强国需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强化资本市场功能、加强金融立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并指出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是实现金融强国的核心路径。

11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在第二十九届(2025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深入探讨了建设金融强国的必要路径。他指出,为达成这一目标,需全面优化中央银行制度及金融监管框架,强化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加强金融立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促进金融高水平开放。

吴晓求强调,金融强国不仅基于经济、科技和军事等硬实力,还需以健全的法制、契约精神及高度市场化的经济制度为软实力。他认为,金融强国的两大标志是国际化的本币和高度开放的资本市场,以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他提到,英国和美国在历史上就是典型的金融强国。

在提及实现金融强国的策略时,吴晓求指出市场化是历史起点,强调市场供需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化手段完善价格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场活力。法治化作为制度基石,需构建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健全法律监管,确保市场规则公平透明,为金融强国提供法律保障。国际化则是核心路径,旨在提升资本市场的全球竞争力,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

吴晓求进一步强调,金融强国的实现是一个艰巨而伟大的目标,对经济大国而言,其难度远超经济、贸易和军事强国的建设。金融强国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还需完善的法制和强大的国家软实力作为支撑。他坚信,只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路径,重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中国就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实现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

(图片来源:新华财经相关报道)(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