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基金顶层设计出炉:优化管理体系,激发投资活力
AI导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构建科学高效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体系,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并鼓励建立容错机制,激发投资活力。
政府投资基金顶层设计正式出炉。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累计设立政府引导基金2126只,总目标规模高达12.82万亿元,这些基金覆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业内专家指出,《指导意见》不仅构建了更加科学高效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体系,更针对基金管理人面临的投资顾虑,提出了遵循投资规律、容忍投资风险、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等具体措施。
《指导意见》明确,政府投资基金是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支持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首个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文件。
上海国创科技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理事长黄岩表示,《指导意见》的出台,不仅为政府引导基金和市场化基金开启了新篇章,更体现了国家对政府投资基金及整个股权投资行业的重视。
政府投资基金的战略定位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弥补市场短板,通过聚焦关键领域,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同时,《指导意见》将政府投资基金分为产业投资和创业投资两类,鼓励市场化基金参与财务性投资,为其创造更大的生存和盈利空间。
《指导意见》对诸多以往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如政府基金管理费计算方式、投资决策方式等,提高了市场公平竞争水平,解决了实操中的效率问题。
该《指导意见》包括8部分共25条具体措施,全面覆盖了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募资、运行、退出等全流程,旨在推动政府投资基金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期限不断延长,以更好地作为耐心资本支持产业发展。兴业研究指出,政府投资基金需要寻找适配的长期资金作为募资对象,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保险资金等。
截至2024年9月末,我国保险公司整体综合偿付能力较高,但权益类资产投资仍有较大空间。兴业研究认为,保险公司投资公募投资基金中债基和货基占比较大,投资权益资产仍有潜力可挖。
上海经邑产业数智研究院副院长沈佳庆指出,当前国资参与创投面临的问题包括过于注重短期回报、投资评价机制单一等。对此,《指导意见》优化了对创业投资类基金的管理要求,提高了地方政府对初创型企业投资的风险容忍度。
同时,《指导意见》还提出建立健全容错机制,鼓励构建以尽职合规责任豁免为核心的容错机制,完善免责认定标准与流程。中信建投指出,这有助于为基金及管理机构“松绑”,激发投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国资委已联合市委金融办共同印发了《市国资委监管企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考核评价及尽职免责试行办法》,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国资基金考核评价及尽职免责制度文件。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