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人身险公司动态调整预定利率。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此举旨在优化保险产品收益预期,回归保险本质。

1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旨在引导人身险公司根据市场利率变动,灵活调整普通型、分红型和万能型人身保险的预定利率。

同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也公布了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的研究值为2.34%。这一背景下,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的推出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通知》,保险行业协会将每季度组织专家会议,结合市场利率变化,如5年期以上LPR、5年期定存利率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发布预定利率研究值。当人身险公司在售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连续两个季度高于研究值25个基点及以上时,需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反之,则可适当上调,但原则上不得超过研究值。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指出,这一机制为保险公司设计新产品提供了更明确的标准,增强了预见性、灵活性和规范性。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也表示,这是保险业主动应对利率市场化影响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优化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收益预期,回归保险本质。

目前,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人寿、工银安盛人寿等4家机构已发布公告,维持目前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2.5%、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2%、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1.5%不变。但市场普遍认为,随着利率中枢的下行,今年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可能会进一步调降。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主任郭振华认为,受预定利率调整影响,固定收益的保险产品吸引力将减弱,而分红型和万能型产品受影响较小。同时,预定利率的动态调整也将倒逼险企在产品及服务等方面探索转型,利好负债成本下行,弱化利差损风险。

有市场人士分析,预定利率的动态变化会削弱储蓄型保险性价比,短期保费可能存在一定压力,但也将推动险企在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上做出更多努力。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