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证金融研究院院长毛寒松在第二十九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详细阐述了未来资本市场改革的四大核心任务,旨在强化内在稳定机制、提升定价效率、促进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发展,并培育健康的投融资文化。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梁银妍)1月11日,在第二十九届(2025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中证金融研究院院长毛寒松深入阐述了未来资本市场改革的四大核心任务。他指出,这些任务旨在强化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机制、提升定价效率、促进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的发展,并培育健康的投融资文化。

毛寒松强调,中国资本市场已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阶段,需以更具包容性和适应性的服务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他提出,通过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并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资本市场在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及创新资本形成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特征高度契合,能为创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毛寒松认为,下一阶段,资本市场需引领各类要素高效配置,跨周期、跨行业、跨地区地流向新质生产力。

投资者作为市场的基础,其权益保护是监管部门的首要职责。毛寒松指出,我国现有超过2.2亿个投资者账户,其中96%为中小投资者。因此,需加强法治建设,优化市场环境,为各类投资者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和交易环境。

展望未来,毛寒松预计2025年宏观经济将持续增长,为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创造有利条件。他进一步指出,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需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强化内在稳定机制,夯实高质量上市公司的基石,引导上市公司优化融资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并落实市值管理责任;二是提升定价效率,提高IPO定价水平,增强主流机构定价能力,并持续优化股市和金融期货交易制度;三是促进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的发展,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打通入市堵点,完善PE、VC募投管退政策;四是培育市场投融资文化,坚守法治诚信,强化信息披露,并将尊重投资者的理念融入公司治理。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