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数据资产管理新动向:财政部启动试点,杭州率先探索
AI导读:
财政部启动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杭州率先发布公共数据资产管理试行意见,国家数据局等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推动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数据领域标准化工作。
完善数据资产管理对于政企合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至关重要。12月27日,财政部为规范数据资产管理流程,正式启动了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项目,选取部分中央部门、中央企业及地方财政部门作为试点对象。次日,国家数据局联合多个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加快发展资产评估等专业服务机构,为高质量开展企业数据资源入表提供坚实支撑。
在地方实践方面,杭州市率先行动,发布了《关于加强杭州市公共数据资产管理的试行意见》。该意见明确了公共数据资产的管理目标,即在梳理公共数据资产目录清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资产卡片“应登尽登”,确保资产帐与财务账“账账相符”,以推进公共数据资产的登记和入表工作。
根据财政部的《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方案》,试点将于2025年初至2026年底进行,围绕数据资产台账编制、登记、授权运营、收益分配、交易流通等关键环节展开。该方案鼓励探索多样化的价格形成机制,旨在构建既有利于提高供给积极性,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数据资产价格体系。
专家指出,此次试点是我国数据资产管理工作的一次重要创新和实践,将为数据资产的管理和应用提供制度保障和经验积累。合理的价值评估不仅能帮助企业更准确地了解数据资产的价值,还为数据资产入表及数据资产交易提供了可靠依据。
此外,国家数据局近期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等,旨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其中,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被视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主阵地”。
在标准化工作方面,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12月31日召开了2024年第一次主任办公会,强调了数据领域术语、数据匿名化流通等急需标准的制定。国家数据局已发布《数据领域常用名词解释(第一批)》,为后续政策的落地和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权威参考。
杭州市在公共数据资产管理方面的探索,为数据要素市场化、激发数字经济活力提供了重要抓手。通过建立健全公共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杭州市将更好地释放数据潜能,实现公共数据资产安全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多元化价值流通。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图片链接已保留)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