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发布金融科技双50榜单,企业出海与技术创新成亮点
AI导读:
毕马威发布2024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双50榜单,报告显示金融科技企业出海热情高涨,技术创新推动金融大模型建设与赋能,企业更注重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京沪深三地金融科技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2024年1月10日,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双50榜单发布暨颁奖典礼暨匡时金融科技高峰论坛隆重举行,现场正式发布了《2024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双50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金融科技企业的国际化步伐加速,68%的受访企业已经或计划“出海”,这一比例较上年增长了8个百分点。
金融科技企业不仅在传统东南亚、中国香港等热门区域布局,更向南美、中东及东欧等新兴市场拓展。在业务模式上,企业正从传统的互联网金融和支付服务,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方向转型。同时,金融科技企业在经营策略上也发生转变,更注重现金流管理和盈利能力,投资人更加关注企业的稳健性和可持续发展,促使企业从规模扩张转向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的提升。金融机构对科技投入则更加注重精准性和实效性,追求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报告》还指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金融机构正积极探索金融大模型的建设与应用。公共数据的开发利用对金融业提质创新具有重大意义,国家数据局计划到2028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此外,密态计算、代码疫苗等创新技术的出现,以及安全领域大模型的应用,将为金融业提供更加复杂的安全防护。
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主管合伙人黄艾舟认为,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将围绕金融大模型的落地与应用、可信数据空间建设、金融安全防护技术升级、金融科技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加速,以及金融科技在利润提升和科技投入实效性上的聚焦等关键领域展开。
在论坛现场,金融科技企业双50榜单揭晓。榜单显示,京沪深三地金融科技产业集群效应显著,长三角、粤港澳和京津冀城市群企业占比高达92%。从技术角度看,人工智能占比首次超过大数据,位居首位,反映出在生成式AI崛起的背景下,企业正加大AI布局。此外,高比例的技术人员占比和较长的企业成立时间,也表明行业注重技术积累和经验沉淀。从资本市场规划来看,七成企业有IPO计划,境内和中国香港是主要上市目的地,多数企业将未来3-5年视为上市黄金期。
(校对:彭其华,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