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暂停国债买入引市场关注,未来货币政策走向如何?
AI导读:
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1月起暂停国债买入操作,引发市场关注。分析认为,长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过快受降准降息预期影响,但货币政策将灵活操作。未来降准降息将继续,但节奏不定。央行在风险溢价管理上的努力也值得关注。
1月10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1月起将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并视市场供求情况择机恢复。这一决定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市场分析认为,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快速下行,部分原因是市场对货币政策降准降息的预期过高,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是对前期政策的确认,也强调了对降准降息的灵活操作,需警惕因误解政策表述而引发的债市风险。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央行暂停国债买入操作反映了其对当前市场定价潜在风险的担忧。长期国债收益率已接近历史低位,投资性价比下滑;同时,市场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计入较多降息预期,展望未来,降准降息政策仍将继续,但实施节奏将取决于多种因素。
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也表示,2024年我国货币政策已充分展现支持性立场,力度明显加大。虽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今年货币政策取向定为适度宽松,为近14年来首次变化,但实践中早已有所体现,是对既往政策的延续。张旭强调,适度宽松描述的是金融支持经济的状态,而非增量政策规模,今年政策利率的降幅不一定会大于去年。
中金公司研报还指出,未来降准降息政策将继续,但节奏将取决于多种因素。降低实际利率不仅依赖于名义利率的下调,提升通胀预期同样重要。财政扩张在提升通胀预期方面效果更显著,通过改善货币供给,增加财政投放货币,可有效提升货币交易需求,降低储值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复苏。
张旭预计,2024年我国GDP增速为5%,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将顺利实现。近期政策利率降息的必要性并不大。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中金公司研报认为,央行在风险溢价管理上的努力也值得关注,未来可能在支持小微企业、盘活存量商品房和土地、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等方面有所尝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