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跨境ETF市场近日遭遇监管刹车,多只ETF因高溢价风险被停牌。尽管已停牌,但短期炒作现象依旧存在。标普消费ETF等跨境ETF被资金爆炒,溢价率超过50%。投资者应持谨慎态度,避免盲目跟风。

跨境ETF市场的狂热炒作近日遭遇了监管的紧急刹车。1月10日,景顺长城基金发布公告,旗下标普消费ETF因二级市场价格远超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出现大幅度溢价,决定自当日起停牌,复牌时间另行通知。该QDII-ETF此前已多次被基金管理人警示高溢价风险,但资金热情不减,1月9日的溢价率已突破50%。

同样,南方基金南方东英沙特ETF、嘉实德国ETF、国泰标普500ETF等跨境ETF也在当日开市后宣布停牌。尽管高溢价ETF已停牌,但短期内的炒作现象依旧存在。标普ETF在复牌后,一度涨幅超过9%,但随后大幅回落,最终收跌3.56%。其他高溢价的ETF如亚太精选ETF、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沙特ETF、华安德国ETF也均遭遇大幅跳水。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截至1月9日收盘,近5日涨幅最高的三只跨境ETF分别是标普消费ETF、南方基金南方东英沙特ETF、嘉实德国ETF,溢价率均超过10%。这些ETF被资金爆炒,与其盘子过小有一定关系,最小的场内份额仅1亿份出头。以标普消费ETF为例,虽然场内份额为3.5亿份,但1月9日的成交额高达56.99亿元,换手率惊人。

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分析称,跨境ETF的合理折溢价通常源于境内外交易时间差异和ETF权重股的并购重组停牌造成的估值分歧。但此次跨境ETF出现如此巨大的溢价,更多是因为投资者被前期的赚钱效应吸引,盲目跟风小盘ETF。标普消费ETF跟踪的标普500消费精选指数,虽然包含传统消费公司,但也加入了科技巨头,因此在科技股炒作的推动下,该指数在2024年录得全年22.71%的涨幅,但自去年12月18日触顶后便开始震荡回落。

橡树资本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也在最近的备忘录中讨论了美股市场的泡沫风险,指出若以现在的市盈率买标普500,历史数据表明只能获得负2%至2%的10年收益率。目前,除了已停牌的跨境ETF,仍有19只场内价格相较IOPV溢价率超过5%,其中纳指100ETF、纳指科技ETF、标普ETF等跟踪标普500和纳斯达克相关指数的ETF溢价率居前。此外,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沙特ETF、亚太精选ETF、标普油气ETF等跨境ETF溢价率也高达7%以上。

排排网财富理财师姚旭升认为,跨境ETF高溢价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对海外市场看好,推动相关跨境ETF价格上涨;二是利用T+0交易机制短期频繁炒作;三是受限于QDII外汇额度,投资者转向场内购买跨境ETF;四是在高溢价和高换手率的情况下,套利机制的有效性受限。姚旭升还指出,跨境ETF的高溢价反映出A股市场缺乏人气和赚钱效应,投资者信心不足,因此寻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然而,这种短期投机心态忽视了潜在风险,ETF的高溢价无法长期持续,投资者应持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