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未来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主要体现在力度、效率和时机三个方面,旨在通过提高赤字率、扩大债务规模等措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报记者韩昱

1月10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聚焦财政高质量发展成果。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廖岷明确指出,未来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主要体现在“力度、效率、时机”三大方面,旨在通过政策“组合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针对2025年财政工作,廖岷表示,财政部门将遵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具体包括提高赤字率、扩大债务规模、保障重点支出以及提高资金效益。在赤字率方面,廖岷强调,为适应宏观经济逆周期调控需求,2025年将适度提高赤字率,同时,随着我国GDP规模持续增长,赤字规模也将显著扩大,为经济持续回暖提供坚实支撑。

在债务规模方面,廖岷透露,将发行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支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具体措施包括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同时,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此外,还将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以带动有效投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廖岷还提到,财政部将进一步细化完善财政政策措施,尽早发挥政策效果。在谈及2024年财政运行和财政政策阶段性进展时,廖岷表示,为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已制定实施力度最大的一揽子化债方案,合计安排12万亿元政策资金。目前,置换政策已初见成效,地方债务成本普遍降低,金融环境显著改善。

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方面做好政策落地实施工作。具体措施包括持续加大对地方的指导力度,推动落实置换工作要求;加强债券资金全流程监管,确保合规使用;坚定不移严防新增隐性债务,推动隐性债务“清仓见底”。通过这些措施,将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调整。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