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首个“非农夜”,美国公布非农就业报告,数据显示新增就业远超预期,失业率下降。市场反应强烈,交易员削减降息押注,美元指数拉升,美债遭抛售,美股大跌。

2025年首个“非农夜”掀起市场波澜。北京时间1月10日晚间,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了备受瞩目的非农就业报告。数据显示,美国2024年12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高达25.6万人,远超市场预期的16.5万人,创下9个月来的最大增长;同时,失业率意外下降至4.1%,低于预期和前值的4.2%。

这一“爆表”的就业数据发布后,市场反应强烈。交易员们迅速调整了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大幅削减了对上半年降息的押注。OIS合约显示,预计美联储降息的时间点将推迟至2025年9月。美国银行警告称,如果劳动力市场不降温,降息周期可能会提前结束。

受此影响,美元指数直线拉升,最高涨幅达0.74%,非美货币则纷纷走低。同时,美债市场也遭遇猛烈抛售,2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有所上升,其中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5%,创下2023年11月以来的新高。美股市场同样受到冲击,三大指数全线大跌,道指、纳指和标普500指数分别下跌1.38%、2.2%和1.66%。其中,美股“科技七巨头”集体下跌,英伟达等芯片股跌幅显著。

从全年数据来看,美国2024年非农就业人数合计增加220万人,虽然低于2023年的300万人,但仍高于2019年创造的200万个就业岗位。此外,报告还显示,美国劳工的平均时薪同比、环比增速分别为3.9%和0.3%,反映出“工资通胀”程度趋缓。

这份意外的非农数据引发了华尔街的热议。多家机构和分析师表示,强劲的就业增长对美国经济和美元是好消息,但对股票和全球债券市场则构成压力。同时,这也让市场对美联储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产生了更多疑问和猜测。

市场分析师指出,尽管这份数据并非最终数据,但已经证实了美国的经济状况依然良好,公司正在招聘,就业岗位充足。然而,市场也开始担心抗通胀进展会停滞不前,而这些数据并不支持美联储“鸽派”的观点。因此,未来市场的走势将取决于更多经济数据的发布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