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市场2024年承压2025年望回暖
AI导读:
2024年医疗器械市场受多重因素影响业绩承压,但随着2025年政策红利加速落地,医疗机构招投标工作恢复,市场出现回暖信号,多家药械企业对国内市场复苏持乐观态度。
2024年,医疗器械市场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受多重因素影响,国内高端医疗设备厂商面临业绩承压的困境。据IQVIA艾昆纬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同比缩减3.2%,126家企业的总营收虽实现0.34%的微增,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滑5.88%。
然而,进入2025年,行业数据透露出医疗设备市场回暖的信号。多家药械企业在接受机构调研时,均对2025年国内市场的复苏持乐观态度。特别是随着国家安排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逐步到位,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在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大规模落地,医疗设备更新采购预算金额和项目数量均显著增加。
回顾2024年,医疗设备市场的更新需求被暂时抑制。华泰证券研报指出,A股医疗设备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整体承压,合计实现收入同比下降2.1%,合计实现归母净利同比下降14.9%。这主要受到国内医疗行业整顿、设备更新政策落地前市场观望情绪以及部分公司强化销售及研发能力建设等因素的影响。
尽管国家层面出台了多项支持医疗设备更新换代的政策,但政策红利在2024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仍处于“发酵”阶段,尚未形成真正的大规模爆发。以联影医疗和开立医疗为例,两家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同比下降。
展望2025年,政策红利加速落地,医疗设备市场有望迎来业绩拐点。从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大规模医疗设备更新的政策落地进程显著加快,医疗机构招投标工作也陆续恢复。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的最新政策通知也提出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的资金规模等措施。
多家药械企业表示,随着政策扰动逐渐消散,对2025年国内市场复苏持乐观态度。迈瑞医疗认为,因医疗行业整顿等因素导致2024年增长受阻的因素在2025年都有望迎来拐点。开立医疗也强调,随着设备更新政策逐渐落地和医院采购回归常态化,公司未来各项业务将明显好转。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