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财政部综合司司长透露,2025年新增专项债额度将支持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政策细化措施有望不久落地,助力楼市稳定与土地储备。

财联社1月10日讯(记者李洁)近日,有关专项债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政策的细化措施,正加速推进,预计不久后将正式落地实施。这一政策动向备受市场关注。

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林泽昌透露,2025年新增发行的专项债额度内,地方政府将有权根据需要,统筹安排用于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专项债项目。这两项政策自去年底明确以来,预计将在2025年逐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针对专项债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进展,林泽昌表示,财政部已配合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了大量走访调研,并召开了多场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考虑地方诉求。他进一步指出,近期将继续配合主管部门,抓紧明确相关政策,一旦政策明确,地方即可据此推进落实。

房地产行业分析师认为,2025年,收购存量商品房仍将是各地稳定楼市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专项债资金收购存量商品房配套政策的落地,各地政府有望进一步发挥自主权,推动存量商品房的去化工作。

财政部此次明确表示,将研究扩大专项债的使用范围,允许其用于房地产相关的“两个领域”,旨在增加有效需求。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从本次会议公布的内容来看,2025年的财政政策方向清晰明确,充分考虑了加大逆周期调节的需要,将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此次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较大,预计将在房地产领域发挥重要的逆周期调节作用。

在土地储备方面,专项债将支持城市政府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有需求的地方也可用于新增土地储备。林泽昌表示,已经明确了专项债管理的相关要求,地方已经可以开始实施。

李宇嘉进一步指出,根据最新政策,用专项债收储的存量闲置用地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2024年二季度前出让;二是已纳入土地市场动态监管系统的存量闲置土地清单。这项政策将有助于改善土地供求关系、增强房地产企业资金流动性,同时也有利于补充重点领域的土地储备。

中指院分析师表示,盘活存量用地是2025年促进投资开工恢复的关键举措之一,这将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进入新的循环。而专项债的使用以产生增量价值为原则,更有助于拉动投资、形成有效供应,进而促进有效需求的释放。

李宇嘉认为,未来专项债的落地方向可能有两个:一是城中村改造方面,通过专项债收储拆迁地块,并通过专项债来兑付房票,形成资金闭环。拆迁地块一般位置优越,可以再次出让或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偿还专项债。另一方面是开发商早年因债务压力而无力开发或闲置的地块,或有债务纠纷的地块,可通过收储调整规划后进行二次出让。

林泽昌表示,去年四季度以来,多项房地产市场的指标已经有所好转,积极变化正在逐步增多。他相信,随着政策的持续发力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逐步建立,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回稳向好。

(文章来源:财联社,图片链接保留未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