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暂停国债买入操作,债市波动引发关注
AI导读:
央行1月10日发布公告,决定自2025年1月起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旨在抑制利率过快下行。此举引发债市波动,市场普遍关注后续影响。
蓝鲸新闻1月10日讯(记者敖玉连)债市近期做多力度异常强劲,国债收益率屡创新低,引发市场广泛关注。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重要公告,针对政府债券市场供不应求的现状,决定自2025年1月起,阶段性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未来将根据市场供求情况择机恢复。
公告发布后,国债市场曲线整体呈现平坦化上行趋势,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一度攀升至1.67%,较公告前上行约3个基点。随着市场情绪逐渐稳定,收益率水平逐步回落。1月10日收盘时,国债ETF普遍下跌,其中10年期国债ETF跌幅为0.18%,30年期国债ETF跌幅为0.10%。
回顾过去一年,央行曾多次采取措施为债市降温,包括警告长债收益率过低、下场借债、约谈并处罚激进交易机构等,但效果有限。2024年年底,基金、银行理财子等机构纷纷“抢跑”,抢购国债导致收益率再次快速下降。面对这一情况,央行选择直接阶段性暂停买入国债,此举旨在向市场传递抑制利率过快下行的信号。
多机构分析认为,央行此举与去年以来的政策思路一脉相承,旨在防范市场风险。永赢基金指出,由于1月财政供给暂未放量,货币宽松配合的压力减轻,且跨年后市场流动性相对平稳,为央行进一步调控债市提供了良好时间窗口。央行通过“阶段性暂停”和“择机恢复”的措辞,为短期操作预留了更多灵活空间,同时表明这不会是长期暂停。
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央行维持流动性充裕的诉求依然明确。未来若政府债券供给放量,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平衡,央行即有可能恢复国债购买。据统计,2024年8月至12月,央行累计净买入债券面值达1万亿元,为市场提供了中长期流动性。其中,买入的主要是短久期国债,因此暂停买入后,机构普遍认为对短债的影响将大于长债。
万家基金熊义明分析指出,央行暂停买入国债对短期国债影响较大,但对长债的直接影响较小。央行去年8月以来主要买入短期国债,对长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预期层面。随着央行暂停买入国债,短期限国债与国开债的利差或将回归合理位置。
展望未来,多位固收人士认为,债券市场短期资金面、政策面的不确定性较强,债基需要防范回调风险。永赢基金指出,央行暂停买入国债后,曲线短端将阶段性面临调整压力,短期情绪宣泄后需观察市场赎回动作。华南某固收人士透露,债市“严监管”预期升温已引发部分交易盘卖出,短期债市可能会有一定震荡。
天弘基金固定收益部刘洋分析认为,2024年12月国债利率下行幅度已系统性反应了降息预期,1月债市波动性预计将显著放大。他强调,债市难以复刻12月行情,收益率已走在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前面,系统脆弱性增加,波动性预计将显著放大。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