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央出台《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后,多地纷纷出台地方版物流降本增效方案,各具特色。同时,创新驱动成为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各地积极利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动物流领域的发展。

物流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被视为实体经济的“筋络”。为了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已成为当务之急。近日,中办、国办联合发布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旨在解决物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物流成本实质性下降,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国民经济循环的畅通提供有力支撑。

在中央方案的引领下,安徽、北京、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纷纷出台了地方版或区域版物流降本增效方案。这些方案结合了各地的物流特点,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举措。例如,江苏省计划充分发挥水运优势,北京市则计划扩大城市轨道交通非高峰时段的物流配送试点线路范围。此外,部分经济发达省份还提出了高于全国的物流降本目标。

与此同时,各地也积极利用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动物流领域的创新发展。全国各省份物流成本差异较大,但中央已明确提出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要降至13.5%左右的目标。目前,一些省份如安徽和江苏的物流成本已低于这一水平,并仍在自我加码,力求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地方版物流降本方案各具特色,北京市通过健全城市配送通道,拓展新建市郊铁路货运功能,加快市郊铁路建设,并扩大城市轨道交通非高峰时段的物流配送试点线路范围。而江苏则计划通过放大水运优势、推广多式联运等方式,降低物流成本。长三角地区还联合出台了《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方案》,成为全国首个跨省域的物流降本增效方案。

此外,创新驱动也成为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各地纷纷提出推动物流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加强大数据、5G、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技术的应用,提高物流实体硬件和物流活动的数字化水平。同时,各地还鼓励发展物流新技术新模式,如共享云仓、共同配送等,以提高物流效率并降低成本。

专家表示,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及AI+赋能多场景应用,给社会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带来了新机遇。通过数字化分析和算法加持,可以优化调整库房库存,降低商品的平均库存周转天数。此外,智能调度算法等技术的应用也能提升装载效率和交付准时率,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总之,随着各项物流降本增效方案的加速落地和创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我国物流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