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地政府出台物流降本增效方案,结合地方特色提出具体举措。中央提出降低物流成本目标,各地积极响应,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推动物流领域数智化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竞争力。

物流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被誉为实体经济的“筋络”。为给实体经济“舒筋活络”,当前正加速推进一系列降低物流成本的举措。

2024年11月27日,中办、国办联合发布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旨在解决物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物流成本实质性下降,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供有力支撑。随后,安徽、北京、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也相继出台了地方版或区域版物流降本增效方案,各地方案均结合地方物流特点,提出了具体举措。

例如,江苏省充分利用其水运优势,北京市则扩大城市轨道交通非高峰时段物流配送试点线路范围,部分经济发达的省份甚至提出了高于全国的物流降本目标。此外,各地还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契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新模式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社会物流成本水平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中央《方案》提出,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要降至13.5%左右。然而,与发达国家8%左右的水平相比,我国社会物流成本仍偏高。事实上,全国各地物流成本差异较大,部分省份如安徽、江苏的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已低于13.5%,而一些西部省份的物流成本仍然较高。

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尚尔斌指出,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各省份产业结构和资源结构不同所致。经济较为发达、产业附加值相对高的区域,社会物流成本通常较低。

地方版物流降本方案各具特色,让物流降本更加精准有效。北京市通过健全城市配送通道,利用城市轨道交通非高峰时段开展物流配送,提高线网资源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江苏省则围绕畅通物流运输通道网络,全面推进“水运江苏”三年行动计划,放大水运优势。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联合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发展改革委,印发了《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方案》,这是全国首个跨省域的物流降本增效方案,旨在合力破解共性问题,提升多式联运衔接效率。

创新驱动成为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各地的方案均突出了推动物流领域数智化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北京市推动物流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发展“人工智能+现代物流”。安徽省加强5G和北斗等底层战略技术应用研发,鼓励发展大型汽车滚装船和物流新模式。

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及AI+赋能多场景应用,给社会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带来新机遇。例如,京东利用数字化分析和算法优化调整区域库房库存,大幅降低商品平均库存周转天数。北京逗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则通过智能调度算法提升装载效率和交付准时率,降低物流成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王微表示,物流业在创新发展中发挥着先导性作用,加快推进物流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可以更好赋能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图片链接保留未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