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宏观经济金融展望: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与多项政策建议
AI导读:
2025年,中国金融市场将迎来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预计全年存款准备金率将下调,政策利率亦将下调,推动LPR调降。全球经济有望保持平稳复苏,但贸易保护主义或削弱动力。连平提出多项政策建议,包括扩大央行贷款额度、创新消费场景、发行超长期国债等,以推动经济增长。
2025年,中国金融市场将迎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据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于1月10日发布的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报告预测,全年存款准备金率有望下调约1个百分点,政策利率亦将下调0.4-0.5个百分点,进而推动LPR调降0.3-0.6个百分点。这一预测由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教授进行详细解读。
连平指出,全球经济在2025年有望保持平稳复苏,增速预计维持在3.0%左右。然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削弱复苏动力。他进一步分析,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将加速分化,美联储降息趋谨慎,预计上半年降息2-3次,累计降幅50-75个基点;欧洲央行降息或更激进,预计全年降息4-5次,累计降幅或超100个基点;而日本央行则可能采取小步慢走的加息策略。
在国际贸易方面,连平强调,特朗普若再次上台,将对中美经贸关系带来挑战。他指出,2025年中国出口面临的两大外部冲击变量是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力度和其他国家是否追随美国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但他同时表示,中美贸易短期内不会急剧收缩,原因包括中国对美国出口依赖降低、全产业链和中高端制造业竞争优势、出口市场多元化、贸易模式创新以及丰富的应对经验等。
连平预计,2025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将在7.0-7.5区间内双向波动。在财政政策方面,他提出,全年财政赤字率有望达到4.0%及以上,地方专项债发行额度或超4.5万亿元,并建议增加发行2万亿元以上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银行资本金补充与民生消费领域。
连平还表示,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基石”。预计2025年制造业投资增速约7%,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扩大至5.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房地产市场也将边际改善并逐步企稳,预计全年住房销售面积下跌5%左右,新房价格跌幅收窄,投资同比下跌6%。
展望2025年,连平预计全国实际GDP同比增长5%左右,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将分别拉动GDP约3.25和1.75个百分点。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他提出了八项政策建议,包括扩大央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创新消费场景和服务需求、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城镇化建设、设立国家房地产稳定基金、提高地方财政支出增速、调整专项债使用节奏、创设多种金融工具稳定金融市场以及保持人民币汇率适度弹性等。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图片链接保留未展示)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