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发布公告称将于2025年1月15日发行600亿央票,旨在收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释放稳汇率信号。消息一出,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涨超过100个基点。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有助于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央行于1月9日发布公告,宣布将于2025年1月15日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2025年第一期中央银行票据(央票),规模为600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最大单次发行规模。此次央票期限为6个月,面值为100元人民币。

此消息一出,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瞬间走升,从7.3543最高升至7.3437,大涨超过100个基点。次日,汇率继续攀升,截至9:30,盘中最高触及7.3456。分析人士指出,央行此举旨在收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释放稳汇率信号,遏制人民币贬值预期。

央票作为央行的一种短期债务工具,具有回笼资金、收紧市场流动性的效果。此次发行不仅丰富了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还完善了香港人民币收益率曲线,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同时,这也是央行在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较大时,多次采取的稳定汇率措施之一。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认为,央行较大规模发行离岸央票,将在一定程度上收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释放稳汇率信号,防范短期内人民币贬值预期过度聚集。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和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也表示,发行离岸央票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

自2018年以来,央行开始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行票据,发行期限以3个月、6个月和1年为主。此次600亿元离岸央票的发行,是央行在面对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时,采取的又一重要举措。未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央行或将继续采取多种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四季度例会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表述出现明显变化,传达出更明确的稳汇率信号。分析人士认为,这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对于后续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分析人士判断,人民币汇率将围绕合理均衡水平双向波动,但总体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