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强化质量认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近年来质量认证在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包括强化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助力小微企业降本增效、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提升等,并部署了春节前夕的质量监管工作。
1月10日,国新办举行系列新闻发布会,聚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详细阐述了“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
在发布会上,质量认证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备受关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市场监管总局在推动质量认证方面的进展及未来工作重点进行了提问。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束为回应称,质量认证不仅是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信用证”,还是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及国家贸易的“通行证”,对支撑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2024年,总局在“保底线”与“拉高线”上协同发力,充分发挥质量认证的作用。
发布会现场每经记者李宣璋摄
CCC认证产品联网核查次数大幅增长
在质量认证工作成效方面,束为介绍了几项关键举措:一是针对消费者关注的痛点,强化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将12种高风险产品纳入CCC认证管理,实施联网核查2.4亿次,同比增长135%,有效拦截无证商品信息,守护安全底线。
二是助力小微企业降本增效,组织468家认证机构对5.4万余家小微企业实施帮扶,提供“认证贷”等金融信贷支持608.5亿元,助力小微企业营收和利润率提升,同时降低质量成本。
三是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提升,建立实施多项质量认证制度,拓展认证实施范围,包括绿色产品认证等,绿色产品认证目录增至113种产品,涉及8500家企业,并加快构建“双碳”认证体系。
四是支持区域发展战略,助力地方打造优势产业,如推动“湾区认证”、为海南自贸港出口企业提供便捷国际认证通道,以及指导浙江舟山开展绿色修船认证。
五是深化国际合作互认,联合九部门发布行动方案,完善国际合作互认格局,为企业出海提供国际化认证服务,截至2024年底,已加入21个认证认可国际组织,签署多项多边互认协议和双边合作文件。
展望未来,束为表示,总局将以提振市场信心为核心,实施质量认证提振消费计划,加强强制性产品认证安全底线,推行高端品质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加快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提升中国经济“软实力”。
春节前夕加强质量监管
随着春节临近,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况旭就消费者关心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了说明。市场监管部门构建了事前、事中、事后三重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
事前,对高风险产品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如新纳入的燃气“减压阀”等6种产品。事中,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质量管理制度,96.67万家单位建立了相关机制,配备质量安全人员。同时,对9类产品实施质量追溯。
事后,通过监督抽查和执法行动,2024年共抽查147种产品,处置不合格产品3612批次,查处相关违法案件23000余件,多项产品不合格率显著下降。
此外,市场监管总局还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教育活动,发布重点产品消费提示。
况旭强调,为保障节日市场产品质量安全,总局已在全国部署开展重要民生商品服务稳价保质工作,涵盖生活必需品、住宿、交通等价格监管,以及大宗消费食品、节日旺销品等质量监管。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