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2024年中国财政运行情况和未来财政政策方向,包括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启动2万亿元置换债券发行工作等,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1月10日下午3时,举办了主题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的新闻发布会。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详细介绍了财政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要点速览:

财政运行平稳,全年收支平衡可期

廖岷副部长表示,2024年我国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预算执行情况良好,预计全年能够实现收支平衡。

发行特别国债,助力国有大行资本补充

廖岷副部长透露,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政府计划发行特别国债。目前,相关银行正在测算和细化资本补充方案,并将尽快推动实施。

置换债券发行,助力地方政府缓释压力

廖岷副部长指出,政府已启动2025年2万亿元置换债券的发行工作,旨在更大力度地支持地方政府缓释偿债压力,增强发展动能。这一政策在减轻地方流动性压力、提高债务透明度、促进防风险与发展协同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积极财政政策可期,力度、效率、时机并重

廖岷副部长表示,未来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主要体现在力度、效率、时机三个方面。政府将用好政策空间,加强逆周期调节,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并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

2025年财政政策方向明确,非常积极

廖岷副部长强调,2025年财政政策方向清晰明确,将充分考虑加大逆周期调节的需要,同时也将兼顾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虽然具体数据尚未公布,但政府将履行法定程序后及时向社会公布。

赤字率提高,将带动银行信贷和社会资本投资

廖岷副部长表示,随着赤字率的提高,加上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预计将带动更多的银行信贷和社会资本投资,从而促进有效需求的增加。

专项债使用范围扩大,助力房地产领域发展

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林泽昌表示,政府将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允许其用于房地产相关的两个领域,即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这两项政策都将在2025年逐步释放,以进一步增加有效需求。

财政赤字率具体数据将履行法定程序后公布

廖岷副部长表示,虽然目前无法提供2025年财政赤字率的具体数据,但政府将履行法定程序后及时向社会公布。他强调,政府举债是可持续的,因为我国政府负债率显著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且政府债务对应着大量优质资产。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