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国债收益率快速上行
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5年1月起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国债收益率快速上行,国债期货全面下跌。此举旨在遏制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的势头,稳定市场预期。未来若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平衡,央行或将恢复国债买入操作。
中国人民银行于1月10日正式发布公告,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需求旺盛,供应紧张,决定自2025年1月起,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央行表示,此举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适时恢复。
央行此次阶段性暂停国债买入操作后,国债收益率随即出现快速上行。数据显示,截至发稿时,1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升10个基点至1.25%,5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升2.5个基点至1.44%,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升1.75个基点至1.6425%,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升1.75个基点至1.9125%。
国债期货市场今日也全面走低,截至午间收盘,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下跌0.39%,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下跌0.23%,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下跌0.16%,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下跌0.13%。
自2024年8月起,央行首次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并在月末发布了首个国债买卖业务公告。随后,为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央行连续数月实施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分别为1000亿元、2000亿元、2000亿元、2000亿元和3000亿元。
东方金诚研发部执行总监冯琳分析指出,央行暂停买入国债将直接减少对国债的需求,同时不排除央行在暂停期间仍可能卖出长期国债,以调节债市供求关系。此举旨在遏制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的势头,稳定市场预期,并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未来若政府债券供给增加,长债收益率回升至合理水平,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平衡,央行或将恢复国债买入操作。
冯琳进一步判断,受央行暂停买入国债影响,短期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出现较大幅度回升,但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债市整体趋势难以发生根本性逆转。此外,暂停买入国债或意味着2025年一季度降准概率上升。
中信证券研究团队也指出,2024年下半年,国债净买入和买断式逆回购成为补充中长期流动性的主要方式。央行通过买卖国债调整收益率曲线,发挥政策效果,不排除在利率过快下行阶段采取买短卖长或直接净卖出的策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