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旨在遏制债市“抢跑”势头,稳定市场预期。专家表示,此举有助于平衡国债市场供求关系,短期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回升,一季度降准概率上升。

财联社1月10日讯(记者王宏)央行于今日正式公告,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需求旺盛,供应紧张,决定自2025年1月起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未来将根据市场供求情况适时恢复。此举标志着央行在多次预警债市风险并开出罚单后,进一步加大了债市调控力度,旨在遏制债市“抢跑”现象,稳定市场预期。

专家分析指出,央行暂停国债买入,旨在平衡国债市场供求,若未来长债收益率回升至合理区间,央行或将恢复国债买入。短期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望迎来显著回升,同时一季度降准的概率也有所提升。

债市调控加码,稳定市场预期

东方金诚研发部执行总监冯琳认为,央行暂停国债买入将减少对国债的需求,并可能通过卖出长债来调节市场供求。此举旨在遏制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稳定市场预期,同时也有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冯琳进一步指出,央行前期已多次提示风险并采取监管措施,此次加码调控旨在遏制债市“抢跑”势头。

近期,央行对债市监管趋严,不仅约谈了部分交易激进的金融机构,还公示了首批债市违规处罚,3家机构因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规定、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被罚约6880.98万元,违法所得近900万元被没收。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受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有效融资需求不足,部分中小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困难,债券投资成为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政府债券因其安全性高,成为金融机构资产配置的首选,导致供不应求。央行暂停国债买入,有助于平衡市场供求关系。

一季度降准概率提升

董希淼预计,尽管央行暂停国债买入,但市场流动性不会收紧。央行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准等方式,继续向市场注入短期和长期资金,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若政府债券供给增加,长债收益率回升至合理水平,央行或将恢复国债买入,继续发挥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作用。

展望2025年,东方金诚分析师瞿瑞表示,依然看好债市走势。尽管市场预期2025年债市利率仍有下行趋势,但利率的波动空间和节奏仍存在不确定性。今日早盘,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上行,10年期国开债和国债收益率均上行3.5bp。

冯琳还指出,受央行暂停买入国债影响,短期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出现较大回升,但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债市整体趋势难以发生根本性逆转。同时,暂停买入国债或意味着一季度降准概率上升。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