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将在港发行600亿元离岸央票提振人民币汇率,国债期货收盘全线收跌,分析师预测2025年债市走向。同时,12月CPI同比上涨0.1%,经济学家对物价走势进行解读。

1、央行将在港发行600亿元离岸央票,专家解读政策影响

近日,央行宣布将在香港发行600亿元人民币离岸央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指出,此举旨在通过调节离岸市场的人民币供给和流动性来提振人民币汇率,释放稳汇率、稳预期的政策信号,有助于压缩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差,降低汇率大幅波动的可能。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展望2025年,认为外部扰动或是人民币汇率最大的风险因素,但内部因素仍有望托底人民币汇率。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则强调,发行离岸央行票据有助于满足境外投资者需求,稳定市场预期。

2、国债期货收盘全线收跌,分析师预测2025年债市走向

截图来源:Choice数据

国债期货市场近日收盘全线收跌。国联固收首席分析师李清荷预测,2025年债市收益率大概率维持“1字头”,波动或将增大。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指出,2024年12月10年国债利率下行幅度创次贷危机以来单月记录,预计2025年1月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的第一个窗口,降准降息可期。民生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则认为,当前债市走牛环境仍在,但短期来看,10年国债利率1.7%或是当前关键位置,后续波动或将加大。

3、12月CPI同比上涨0.1%,经济学家解读物价走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最近几个月CPI同比涨幅连续回落,主要受食品和能源价格波动影响,其他商品服务价格保持总体稳定。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国内需求仍然偏弱,物价企稳缺乏有效需求支撑,政策需继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长城证券宏观经济学家蒋飞则指出,2024年物价水平偏低,2025年有望迎来更大力度的需求侧刺激和更加广泛的供给侧出清,这两者对价格的影响可能是“短空长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