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山东如意科技、奥园集团面临债务逾期问题,碧桂园提出境外债务重组计划,融创中国在香港被提出清盘呈请,多家企业债务问题凸显,重组进展各异。

【如意科技遭银行间债市自律处分,债务融资工具业务暂停两年】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因财务报告披露不及时、资产遭冻结、存在失信行为及面临监管措施,近日被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开谴责,并遭暂停债务融资工具相关业务两年。同时,公司法定代表人邱亚夫及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岳呈方均受到严重警告,并被认定为债务融资工具市场不适当人选,为期一年,自2024年11月14日起执行。

截至2024年12月30日,如意科技涉及多起被执行案件,部分资产被冻结,公司董监高亦受执行限制。目前,如意科技已有三只债券违约,涉及金额高达41.24亿元。

【奥园集团债务逾期,本金累计约452.36亿元】

奥园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受自身及行业环境双重影响,公司面临流动性困境,部分债务未能及时清偿,项目亦涉及诉讼。截至2024年底,公司未能清偿的到期债务本金累计达452.36亿元,涉诉金额约607.57亿元,公司及子公司共有287条失信被执行人记录,涉及金额48.11亿元。

2025年1月2日,奥园集团新增4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合计2.86亿余元,涉及金融借款合同及票据追索权纠纷。目前,奥园集团共存在110余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124亿元。奥园集团的境内债已全部展期至2026年以后,存量债券规模达84.95亿元。

【碧桂园境外债重组计划:减债116亿美元,展期至11.5年】

碧桂园于1月9日发布公告,称已与七家知名银行组成的协调委员会达成境外债务重组共识。该重组方案旨在大幅降低碧桂园的债务杠杆,预计减少债务116亿美元,债务到期时间延长至最多11.5年,加权平均借贷成本降至每年2%。截至2023年底,碧桂园境外有息负债总额约164亿美元,其中包括债券、银团贷款、股东贷款等。

碧桂园存续的15只美元债券已全部违约,规模达96.41亿美元。

【融创中国面临清盘危机,香港聆讯定于3月19日】

1月9日市场消息透露,中国信达(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已在香港对融创中国提出清盘呈请,聆讯定于3月19日举行。此前公告显示,融创中国2024年11月新增到期未偿付借款本金32.36亿元,截至11月底,到期未偿付借款本金总额达1155亿元。

2024年11月中旬,融创公告称,公司全资附属公司融创房地产集团境内债务将进行二次重组,涉及债券规模约154亿元,包括10只债券。重组方案包括现金要约收购、股票及股票经济收益权兑付、以资抵债和全额长展期等选项,旨在缓解财务压力,为债权人提供多样化解决方案。目前,八笔债券已成功争取到持有人支持重组。融创中国还有存续离岸债券25只,余额223.538亿美元。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