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跨境ETF大幅上涨,交易价格大幅偏离基金净值,导致过高溢价现象频发。基金公司频频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一日发布数量超过30只。投资者需注意风险,避免盲目投资。

近期,跨境ETF市场掀起了一轮爆炒风潮,交易价格大幅偏离基金净值,导致过高溢价现象频发。基金公司因此频频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一日之内发布此类公告的产品数量甚至超过30只。

跨境ETF涨势凶猛,1月9日,标普消费ETF和南方沙特ETF两只跨境ETF尾盘涨停,嘉实德国ETF、亚太精选ETF涨幅均超9%,华泰柏瑞沙特ETF、华安德国ETF也分别取得了显著的涨幅。这些跨境ETF的涨势与所跟踪市场走势相对独立,显示出资金对跨境ETF市场的追捧。

从二级交易市场来看,标普消费ETF和南方沙特ETF在1月9日的成交金额分别高达56.99亿元和45.24亿元,成为国内成交金额前二的权益类ETF。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遭受资金爆炒的跨境ETF普遍规模较小,如嘉实德国ETF、南方沙特ETF、标普消费ETF的规模分别约为1.17亿元、3.23亿元和4.35亿元。

由于跨境ETF具有T+0交易的特征,不少资金参与日内交易,推高了这些小盘跨境基金产品的换手率。例如,1月9日嘉实德国ETF换手率高达18.3倍,南方沙特ETF换手率达到了11.93倍,标普消费ETF、亚太精选ETF等8只ETF的换手率均超过1倍。其中不少ETF的换手率和成交金额连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数据显示,目前已有28只跨境ETF溢价率超过5%,其中7只ETF溢价率超10%。标普消费ETF的溢价率最高,达到了51.82%,南方沙特ETF的溢价率也超过了20%。这些高溢价ETF存在溢价回落的风险,但由于外汇额度限制以及绩优业绩吸引资产配置,投资者无法通过ETF套利来平抑场内交易的跨境ETF的溢价。

基金公司对此频频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并宣布部分基金早盘临时停止交易。例如,景顺长城标普消费ETF近期受到资金追捧,出现大幅溢价,已连续超过30个工作日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及停牌公告。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该基金还宣布将于特定日期起停牌。

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在场内交易ETF时需要注意溢价风险,尤其是跨境类ETF。大额资金在配置ETF时,应考量ETF的规模以及流动性等因素,以免出现大额资金冲击ETF二级市场价格造成大幅波动的现象。